她的态度彻底将“东征优先”的原则摆在了台面上,为了满足李密的需求,甚至不惜牺牲黎阳仓的局部安全。徐世积脸色愈发难看,他知道独孤凤说的是实情,李密的命令没人敢违抗,可他身为黎阳仓镇守使,若仓城有失,他便是千古罪人。一时间,他只觉得胸口堵得发慌,连呼吸都变得沉重。
“将军,”王临见两人僵持不下,适时开口,声音沉稳得像定海神针,“卑职有一策,或许能兼顾粮草供应与仓城防务。”
“讲!”独孤凤和徐世积同时看向他,目光里满是期待与审视。
“粮草供应,确是重中之重,万万不能延误。但仓城是粮草根基,根基不稳,粮草输送便成了无源之水。”王临缓缓道,语速不急不缓,“卑职建议,护粮队分批次出发。第一批粮草不必多,只需押送一万石,由五百精锐镇守使亲军和两百流民兵辅兵护送,确保安全送达洛阳,既能解魏公燃眉之急,也能安他之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后续批次,等剩余流民兵完成整编训练,再从仓城库存中调拨兵器装备,届时护粮兵力充足,运送也更稳妥。同时,在仓城周边的虎牢关、白马津等险要处,增设十座烽燧哨卡,每卡安排五人值守;再在城西、城北虚设二十座营帐,多插瓦岗军旗,白天派士兵来回巡逻,晚上点燃火把,示敌以强,震慑那些想趁虚而入的宵小。如此一来,既能满足粮草供应的要求,也能最大限度保全仓城。”
这是个典型的折中之策,既照顾了独孤凤急于运粮的需求,也给了徐世积整军备防的缓冲时间。徐世积听完,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些,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独孤凤沉吟片刻,指尖在案桌上轻轻划过,最终点了点头:“此策可行。但第一批粮草,五日后必须启程,不得延误!”她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如鹰,“此次护粮,由本将军亲自押运!徐将军,你抽调五百精锐亲军,随我同行!王临,你从流民兵中挑选三百精锐,作为辅兵随队!”
她顿了顿,看向两人:“剩余兵力,由你二人全权负责整编,三日内完成城墙修缮,加固城防!”
她直接拍板,甚至要亲自押粮,这一举动既显示了对粮草的重视,也隐隐透露出对徐世积和王临的不完全信任——亲自坐镇,才能确保粮草不会被“克扣”,更不会“意外”延误。瓦岗军内部因权力、地盘滋生的猜忌,并未因上次并肩抗敌而完全消除,反而在这紧急关头,悄然抬头。
“末将领命!”徐世积无奈应下,虽仍有顾虑,但独孤凤的安排已算是兼顾了两头,他再无反驳的理由。
“卑职领命!”王临也躬身行礼,心中却明镜似的。独孤凤亲自押运,与其说是督战,不如说是监视。乱世之中,人心隔肚皮,即便是同一阵营,也难有真正的全然信任。
任务分配完毕,三人立刻分头行动。徐世积去清点粮草、调度守军;独孤凤回营收拾行装,同时草拟给李密的回禀;王临则直奔流民营地,他身上的担子,比任何人都重。
流民营地位于仓城东侧的空地上,八百多青壮挤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空气中弥漫着汗味、泥土味和淡淡的药味。王临一走进营地,正在收拾杂物的青壮们立刻停下动作,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这两日,是王临给了他们饱饭,承诺给他们安稳的生路,此刻的他,在这些流民心中已然有了威望。
“都集合!”王临站在土坡上,高声喊道。青壮们立刻涌了过来,虽仍有些散漫,但比昨日已经整齐了不少。“魏公有令,东征宇文化及!咱们黎阳仓要送粮草上前线,需要三百名弟兄随队押运!”他话音刚落,人群立刻炸开了锅。
“押运粮草?能去洛阳吗?”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高声问道,眼里满是期待——洛阳是大地方,若是能在魏公麾下立足,往后日子就有盼头了。
“不仅能去洛阳,立了功还能受赏,编入正规军!”王临高声回应,目光扫过人群,“但丑话说在前面,路上可能遇敌,怕死者,现在可以退出!”
话音落下,人群短暂沉默了片刻,随即有人喊道:“俺不怕!俺爹娘都被隋军杀了,俺要报仇!”“俺也去!跟着王队正,总比饿死强!”此起彼伏的响应声响起,没有一人退缩。
王临心中一暖,随即沉声道:“好!赵锋、刘仁、孙猎户!你们三个过来!”
三个汉子立刻上前,赵锋曾是隋军的小兵,懂些队列;刘仁力气大,能服众;孙猎户擅长追踪,眼神锐利。这几日,他们已成了王临的得力助手。
“赵锋,你负责挑选三百人,要身强体健、反应快的!”“刘仁,你去军需官那里领兵器,优先给这三百人配突厥弯刀和皮甲!”“孙猎户,你带着人教他们基本的格挡、刺杀动作,时间紧,只练最实用的!”王临语速极快,一一分配任务。
“得嘞!”三人齐声应下,立刻分头行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隋末,君临天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隋末,君临天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