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她第一次正面认可王临,短短一句话,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两人之间激起了微妙的涟漪。
徐世积见状,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他趁机说道:“今日外患已除,内争也该就此打住。营啸之事虽让流民伤亡,却也事出有因,便由仓城府库出资抚恤伤亡者家属;王临身为流民管理官,确有管理失当之责,罚俸三月,依旧戴罪履职,日后若有功劳,再行抵消。独孤将军以为如何?”
这是他早就想好的折中方案——既给了独孤凤“追责”的面子,又保住了王临,还借着大胜的契机缓和了内部矛盾,可谓一举三得。
独孤凤沉默了片刻,指尖在甲胄上轻轻敲击着。她何尝看不出徐世积的用意,可今日王临献策有功,若再揪着营啸之事不放,不仅显得自己刻薄寡恩,更会让刚一同浴血奋战的将士寒心。她抬眼看向徐世积,缓缓点头:“便依徐将军所言。但流民管理的漏洞不能再犯,章程细则,还需尽快完善,绝不能再出类似的事。”
“这是自然,明日我便让户曹着手修订细则。”徐世积连忙应下。
一场剑拔弩张的内部危机,竟因这场突如其来的外敌入侵,以及一次并肩作战,暂时烟消云散。黎阳仓的空气,似乎都比往日松快了些。
当晚,黎阳仓的议事厅里摆起了庆功宴。没有山珍海味,只有炖得软烂的羊肉、几坛劣质的米酒,以及刚烙好的麦饼,却依旧让将士们吃得热火朝天——这是他们连日苦战换来的犒赏,每一口都格外香甜。独孤凤及其麾下的将领坐在主位,自然是全场的焦点。徐世积麾下的人,此前虽对独孤凤的严厉做派颇有微词,可白日里见她提着长枪冲在最前面,将突厥将领斩于马下的模样,心中的不满早已消去大半。此刻敬酒时,虽还有些拘谨,却也礼数周到,连带着看向独孤凤麾下将士的眼神,都多了几分战友间的热络。
王临作为献策有功之人,也被邀请参加,只是位置在最末席,挨着几个负责粮草的小吏。他倒乐得清静,捧着一碗米酒,一边小口喝着,一边默默观察着宴席上的众人。
他发现,独孤凤虽来者不拒地接过敬酒,却很少真的喝下去,大多只是沾沾唇便放下。她端坐在主位上,神态依旧清冷,即便身旁将领说得眉飞色舞,她也只是偶尔点头,眼底的疲惫丝毫未减。唯有当目光扫过自己时,会停留片刻,那双漂亮的眼眸里满是思索,像是在琢磨他到底还有多少没露出来的本事。
更让王临在意的,是独孤凤麾下的几个人——亲卫头领李虎,还有两个负责文书的文吏。他们坐在席间,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手里的筷子半天不动一下,连身旁人敬酒都只是敷衍回应。尤其是当有人提起“白日里那把火可真管用”“王队正的计策太妙了”时,他们的眼神会突然闪烁一下,手指不自觉地攥紧酒杯,甚至悄悄交换一个隐晦的眼神。
王临心中冷笑。看来,他白天的计策,不仅破了突厥兵,还无意中戳破了某些人的小算盘?否则,这些人为何会如此不安?他端起酒杯,借着喝酒的动作遮住嘴角的弧度,眼底却多了几分警惕。
宴席过半,独孤凤放下酒杯,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场:“诸位慢用,本将军连日未歇,实在有些乏了,先行离席。”说罢,不等众人挽留,便起身离席。
她经过王临身边时,脚步突然顿了顿。王临能清晰地看到她眼底的犹豫,似乎想说什么,可最终只是淡淡瞥了他一眼——那眼神里有探究,有认可,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随即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王临端着酒杯的手没动,心中却明镜似的。独孤凤对他的看法虽有改观,却绝不会因此放弃督查黎阳仓的职责,更不会改变她背后的立场。他们之间的博弈,不过是暂时按下了暂停键,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接下来的几天,黎阳仓的氛围果然缓和了许多。独孤凤依旧每日督查各项事务,却不再像之前那样处处较真——查粮草时,不再逐袋翻看;问流民情况时,也只是听汇报,不再亲自去营地核对。对于王临提交的流民管理细则,她虽没在文书上签字批准,却也没再找理由驳回,默许他按照条文行事。
王临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全力推进流民安置工作。他亲自带着人去慰问伤亡流民的家属,将抚恤金一一送到手上;又组织身体康健的流民开垦城外的荒地,短短三天便翻耕出两百多亩土地,播下了冬小麦的种子——绿油油的嫩芽冒出来时,连流民们的脸上都多了几分笑意。他还从流民里挑出十几个会打铁、木工的工匠,在城西划出一块区域作为工坊,让他们修复破损的农具,打造新的镰刀、锄头。
更让王临欣喜的是,柳轻眉的气色一天比一天好。之前她因营啸之事自责不已,卧病在床,连药都喝不下去;如今见流民安置得井井有条,荒地也种上了庄稼,她脸上渐渐有了血色,偶尔还能坐起来,和王临聊几句流民管理的事,似有苏醒过来的征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隋末,君临天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隋末,君临天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