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积一声令下,整个黎阳仓城如同上了发条的巨钟,每一个齿轮都飞速转动。晨光刚刺破云层,三百名守军与五百名民夫便扛着镰刀、锄头集结完毕,分成十二队朝着仓廪周边与土堤进发。镰刀割过枯草的“唰唰”声此起彼伏,干燥的麦秸与茅草根被成片割倒,抱成半人高的草垛,由牛车一趟趟运出城外——那草垛堆得比城墙还高,远远望去像一座座金黄的小山,风一吹,草屑纷飞,带着阳光晒透的焦糊味。
工曹的官吏带着十名测绘兵,手持木尺与墨斗在土堤下勘测。木尺在冻硬的土地上划出白线,墨斗“啪”地弹出墨痕,民夫们挥着铁锹开挖防火沟,铁锹撞在石头上迸出火花,溅在冻土上转瞬即逝。不过半日,一条宽三尺、深两尺的沟渠便在西土堤下成型,沟壁修得整整齐齐,连土块都敲得粉碎。
水曹的士兵更忙碌,他们推着能装五石水的木桶,在每座仓廪门口摆上水缸,木桶碰撞地面的“咚咚”声与倒水的“哗哗”声交织。沙土则堆成半人高的方堆,每个沙堆旁插着三把铁铲,铲柄上用红漆写着“防火备用”——远远望去,红漆在黄沙上格外醒目,像给仓城系上了一道安全绳。
仓城内的气氛骤然一肃。往日士兵们闲聊的“谁家媳妇织了新布”“昨天猎到只野兔”,全变成了“你那片枯草清干净没”“东仓的水缸满了吗”。连伙房的火头军做饭时,都特意把灶台挪远了仓廪三尺,生怕火星溅出去。王临的名字,也跟着这道防火令在底层传开——有老兵嚼着干粮说:“这新来的流民头子,脑子比咱们队正还灵光,一句话让整个仓城动起来,不简单!”
王临没沉浸在这点虚名里。他蹲在流民营地的土坡上,看着流民们或坐或躺,有的在晒破棉絮,有的在为半块窝头争执,眉头拧成了疙瘩——防火只是应急,要在黎阳仓站稳,得让这群“负担”变成“助力”。他指尖划过登记册上的竹简,竹片的纹路硌得指头发痒,一千四百二十七个名字,背后是一千四百二十七张要吃饭的嘴,更是一千四百二十七份能干活的力气。
“编户齐民”——这个念头像流星般划过脑海。前世读史时,他曾见《周礼》有云“五家为比,五比为闾”,虽时代有异,其意相通:把散沙般的流民纳入体系,给他们身份,让他们有事做,才能安下心。
他揣着登记册再次求见徐世积时,厅堂里的香炉正飘着青烟,徐世积刚看完李密发来的军报,见他进来,放下竹简挑眉:“编户齐民?说说看,你想怎么编?”
“将军,”王临站得笔直,声音沉稳,“如今流民虽登了记,却像没根的草,风一吹就乱。若放任下去,要么生乱,要么被奸人挑唆。卑职想效仿前朝之策,稍作变通:”
他伸出一根手指,眼神亮了:“其一,按户编组。十户为一‘甲’,设甲长;十甲为一‘里’,设里正。甲长、里正从流民里选——要选那些逃亡时敢护着老弱的,比如孙猎户;或是有手艺能服众的,比如铁匠张老栓。让他们管自己人,传达命令、调解纠纷,比咱们派兵管更省心。”
又伸出第二根手指:“其二,授田安身。仓城东南有两百亩荒地,靠近漳河,能引水灌溉。按丁口分,每个壮丁分两亩,种粟种麦都行。收了粮食,三成缴给仓城当租,七成自己留着——有地种,有粮收,谁还愿乱?”
最后一根手指落下:“其三,以工代赈。流民里有五个木匠、三个铁匠、二十多个会纺线的妇人。让木匠修运粮车,铁匠补兵器,妇人缝军衣,老弱就除草、看仓库。干一天活,多给半升粟米,或是几文钱——劳有所得,才不会坐吃山空。”
“这么一来,流民安了,仓城多了劳力,军粮也能补点,一举三得!”王临说完,手心微微出汗——这计划动了“土地”“分配”的根子,他怕徐世积觉得冒险。
徐世积没立刻说话,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着,节奏忽快忽慢。他盯着王临看了半晌,忽然笑了:“你这脑子,倒不像个户曹,像个管过一县的县令。想法好,但细则要细——荒地怎么分?租粮怎么收?甲长要是偏心怎么办?”
王临眼睛一亮,赶紧掏出藏在怀里的麻纸——上面是他熬夜画的分地方案,哪里引水,哪里划界,写得清清楚楚:“荒地先挑近水的给有老人孩子的户;租粮由仓曹派专人收,当着甲长的面过秤;甲长先让流民推举三个,咱们再查他们的底细,确保公允!”
徐世积接过麻纸,借着光看了片刻,点头道:“思虑周全。这事要报给魏公(李密),不能急。但你可以先在流民营地试编甲,选几个甲长,看看效果。”
“谢将军!”王临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出门时连寒风都觉得暖了几分。
回到营地,王临先去看了柳轻眉。姑娘还没醒,但脸色比之前红润了些,刘婶正用布蘸着温水擦她的手。“王队正,你放心,轻眉姑娘昨晚哼了两声,像是要醒了。”刘婶递过一碗热粥,粥里飘着几粒粟米,“这是我偷偷省的,你快喝了暖身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隋末,君临天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隋末,君临天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