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
江云短刀如电,挡开这一剑的同时,回身便是一刀反击。
那黑影大惊,急忙闪避,足尖轻点,已然退后几丈,却是站立不稳,摔倒在地。
沈青河借着洞口的雪光,已看清那人是一个瘦削的青年汉子,身穿宋军军服,却已是残破不堪。
只见那青年汉子定了定神,终于看清是三位年轻的姑娘,于是挣扎着爬起,踉跄着走到她们跟前,谢玲儿早已吓得躲到了沈青河身后!
那汉子抱拳道:“姑娘们莫怕,某还以为是金狗,某乃殿前司的都头陈希,这些都是和我们一起从汴京城撤出来的百姓,我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所以……姑娘莫怪,吓着你们了!”
江云看着他,冷笑一声:“你若再慢半拍,我差点就把你给杀了!”
此时,沈青河看着百姓们横七竖八躺在地上,心中实在不忍。
她从包袱里摸出一小袋黍米,那是她从沈府中抢出的活命粮。
“我这里有黍米,可以分给大家食用!”沈青河轻声叹道,“可惜,我没有锅。”
话音未落,洞角传来窸窣声……
此时,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挣扎着爬起,她脸色蜡黄。
“这真的是黍米!?”她嗓音沙哑,凑上前去看,心中却满是惊喜,“奴家有锅!有锅!”
只见她急匆匆地从破旧的包袱里掏出一口黑铁锅,锅底虽有几道刮痕,却擦得锃亮。
沈青河心中大喜,赞道:“大姐,你逃难还带着锅,想得真周到!”
那妇人尴尬地笑道:“俺叫李月娥,是樊楼的厨娘,这锅是祖传的,是俺们吃饭的家伙啊!”
话说间,一个小脑袋从李月怀中钻出,那是个约莫五六岁的小女孩,饿得瘦骨嶙峋,一双水汪汪大眼睛却炯炯有神。
她声音细如蚊蚋:“娘……朵儿……饿……了!”
李月娥眼眶一红,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安慰道:“朵儿乖,不急,再忍忍,马上就有吃的了,这位好心的姐姐,给我们吃的了!”
沈青河心头一酸,蹲下身子,从包袱里又摸出一块干饼,递给朵儿:“朵儿,姐姐这里还有饼,先垫垫肚子吧!”
朵儿犹豫片刻,抬头看了看母亲,最终还是接过饼,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慢点!慢点!别噎着!”沈青河怜惜地摸着小姑娘的脸蛋。
篝火摇曳中,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颤抖着站起身帮忙,他搬过几块石头,熟练地搭起灶台。
“姑娘有心了,”他低声道,“俺叫张五,是汴京城中的木匠,和李月娥是邻居……我们一起逃难出来的。”话说间,他抬头看了一眼李月娥,眼神中满是怜惜,“她们孤儿寡母的不容易啊!”
李月娥脸上一红,抬头看了张五一眼,将黍米全部倒入锅中。
张五赶忙用木勺去洞外舀了些雪,装进锅里,将火点着。
李月娥此时已泪流满面,低声道:“沈姑娘,这年头,没有人会把活命的粮食分给别人的……没了粮……你们……也得挨饿……”
沈青河笑着说道:“大姐,这乱世之中,只有互助,才能活下去……没有粮,我们大家一起再想办法就是!”
李月娥哭得更大声了,朵儿凑上前来,给她娘擦眼泪,“娘,别哭,朵儿还有半块饼,娘吃!娘吃!”
朵儿将那吃剩下的饼塞进她嘴里,却被李月娥一把搂进怀里。
沈青河望着这一幕,感到莫名的温暖……
“姑娘是活菩萨!”李月娥突然跪在地上磕了个头,眼中满是泪水,“姑娘叫啥?等奴家回去给你供个长生位!”
沈青河赶忙扶她起来,微微一笑:“大姐,你快起来,不必客气,我叫沈青河,另外两位是江云和谢玲儿,我们也都是从汴京城逃难出来的!”
李月娥站起身来,擦了擦眼泪,眼中却有了光芒。
片刻之后,锅里的水逐渐沸腾,黍米的香气开始在洞内弥漫开来……
百姓们纷纷苏醒过来,拖着虚弱的身子围拢过来,眼中燃起对活命的渴望。
李月娥蹲在锅边,不断用木勺轻轻搅动,防止米粒粘底……
洞外风雪依旧,一锅黍米粥却已经煮熟了,李月娥小心翼翼地从包袱中取出十几只粗瓷碗,虽然碗沿都有缺口,但每一只都洗得干干净净。
“大家来吧!趁热喝!”李月娥将第一碗递给靠在石壁上的一名伤兵,那伤兵腿上缠着渗血的布条,却仍然撑起身子道谢。
一个三十五六岁的农妇快步上前,抢过李月娥手中的木勺:“妹子,俺来帮你,你快去歇着!”
她动作麻利,盛粥、递碗,一气呵成,自己却始终没动一口。
沈青河看着她如此勤快,好奇地问道:“大婶,你为何不先吃?”
那妇人回头咧嘴一笑:“俺耐饿,皮糙肉厚,饿不死,还是先紧着伤兵和孩子吧!”
沈青河这才注意到,她身边还站着三个女孩。
大的眉眼清秀,瘦得皮包骨头;中间的女孩,紧紧攥着姐姐的衣角;最小那个却吮着手指,眼巴巴地望着锅里的粥,却一声不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宋女粮官:我靠种田喂饱岳家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宋女粮官:我靠种田喂饱岳家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