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的生活是由精确的刻度尺规划出来的。
早晨七点整起床,七点二十出门,七点五十抵达市立图书馆,八点整换上白手套,走进古籍修复室。每一天都像是前一天的完美复制品,没有任何意外,也没有任何差错。
他喜欢这样。
然而今天,当他下午三点照例进行库房巡视时,那把无形的刻度尺第一次出现了偏差。
“林老师,哲学区B排书架好像有点问题。”实习生小赵挠着头,一脸困惑,“刚才有读者说找不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可我查了系统,明明就在架上。”
林墨面无表情地点头,跟着实习生走向哲学区。这样的问题并不罕见——书籍被放错位置、读者看错索书号、或者系统录入错误。都是可以归类的错误。
直到他站在B排书架前。
图书馆采用标准的十进制分类法,每一个书架十节,哲学类书籍整齐地排列在B排1至10节书架上。这是林墨每天都会经过数次的地方,熟悉得闭着眼睛都能准确说出每一节摆放着什么书。
可现在,那里多出了一节。
在第十节和墙壁之间,凭空多出了一节深色木材的书架,与图书馆其他书架的样式一致,却更显古朴。它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
“你看。”小赵指着那节多出来的书架,声音有些发颤,“刚才还没有的,对吧?是我记错了吗?”
林墨没有回答。他的目光锁定在那节书架的金属标识牌上——一个简单的“B-13”,没有任何其他说明。
“你去忙吧,这里我来处理。”林墨的声音平稳得连自己都感到惊讶。
实习生如释重负地离开了,脚步声在空旷的书架间渐行渐远。
林墨独自站在B-13书架前,一种久违的感觉在胸腔内苏醒——不是恐惧,而是好奇。那种只有在修复一本千年古卷、试图破解前人留下的谜题时才会有的好奇。
他走近细看。书架上的书籍排列得异常整齐,书脊的颜色深浅一致,像是同一批印刷出来的。更奇怪的是,所有的书都没有书名,书脊上全是空白。
只有最外层的一本黑色封皮的书与众不同。
它斜放在那里,像是刚刚被人翻阅过。深黑色的封皮上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枚烫金的复杂图案——一个螺旋状的迷宫,中心有一只半闭的眼睛。
林墨伸手,指尖即将触碰到书脊时,停顿了一秒。
图书馆的灯光在这一瞬间轻微地闪烁了一下,远处传来管理员推着还书车的声音,一切似乎都很正常。
太正常了。
他的手指终于落在了书封上。皮质封面触感冰凉,仿佛刚从寒冷的室外取回。他轻轻翻开第一页,空白的纸张上只有一行工整的印刷字:
“读者守则:本书店内的所有规则都必须被严格遵守。”
书店?
林墨抬眼环顾四周。这里明明是市立图书馆,何来的书店?
他继续翻阅,第二页开始罗列着一条条看似荒谬的规定:
“一、店内必须保持安静,任何情况不得发出高于45分贝的声音;
二、阅读区内不得携带任何液体;
三、不要相信时钟显示的时间;
四、若有工作人员穿着红色制服,请不要与他对话;
五、本书店共十二个区域,若发现第十三个区域,请立即闭眼直至计数到一百;
六、......”
规则的条目繁多,林墨一页页翻过去,眉头越皱越紧。这些规定读起来像是一出荒诞剧的剧本,毫无逻辑可言。
直到他翻到小册子的最后一页,那里用醒目的红色字体印着:
“恭喜您已成为本店的尊贵读者。规则已生效,祝您阅读愉快。”
就在他读完这行字的瞬间,周围的环境开始变化。
图书馆的灯光一盏接一盏地熄灭,远方的管理员推车声戛然而止,原本从窗外透进来的午后阳光被一种奇怪的灰白色光线取代。书架之间的通道变得幽深而扭曲,仿佛延伸向了不可知的远方。
最令人不安的是寂静——那种连空调运转声、远处交谈声、甚至自己的呼吸声都消失不见的绝对寂静。
林墨猛地回头,来时的那条通道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望不到尽头的书架。他熟悉了五年的图书馆,在几分钟内变成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他下意识地摸向口袋里的手机,屏幕一片漆黑,按任何键都没有反应。
规则第一条:店内必须保持安静。
林墨屏住呼吸,侧耳倾听。除了自己过于响亮的心跳声,他什么也听不见。这种绝对的静默压迫着鼓膜,让人产生一种诡异的眩晕感。
他尝试向前迈出一步,脚下的地毯柔软得反常,没有发出丝毫声响。
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捕捉到了一抹移动的红色。
在约二十米外的两个书架之间,一个穿着鲜红色制服的身影静静地站在那里。规则的第四条瞬间跃入脑海:“若有工作人员穿着红色制服,请不要与他对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深渊秩序:规则副本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深渊秩序:规则副本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