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名心中已有定计。
诸位,
邓名声音沉静开口。
“董卫国仍在九江城中犹豫,其所恃者,无非是城防尚固。”
“以及满将额楚驻守南昌的数千八旗兵可能来援。”
“我们要做的,便是掐断这线希望,让他看清局势。
他接着分析了己方的优势:
我军新得武昌火器补充,秋粮入库,后顾之忧大减。”
“各部经过整训,士气正盛。此战,我们要以雷霆之势,拿下湖口。”
“并痛击额楚援军,让董卫国明白,负隅顽抗唯有死路一条。
邓名的部署很明确:
主攻湖口:
由亲卫军统领陈义武率五千精锐,携部分新到火炮。
大张旗鼓围攻湖口镇,务必造足声势,吸引南昌敌军来援。
豹枭营统领沈竹影率豹枭营精锐。
会同骑兵营统领唐天宇的千余名骑兵。
秘密潜行至湖口与九江之间的石钟山险要地带,利用复杂地形设伏。
邓名自率亲卫军余部、新附营以及由黄高义、张先壁等人率领的各路义军。
牢牢盯住九江四门,既防董卫国异动,亦随时准备策应各方。
攻心为上:
邓名特意嘱咐,对湖口可围三阙一,攻心为上,尽量减少守军顽抗之意。
战事随后依计展开,顿时烽烟骤起。
陈义武亲临湖口镇外,督率亲卫军展开攻坚。
新配发的十数门火炮被推至阵前,炮手们校准射角,装填药包。
随着令旗挥下,轰鸣声震四野。
实心弹呼啸着砸向镇墙,砖石飞溅,一段女墙在第三次齐射中轰然坍塌。
火铳兵以三排轮射稳步推进,铅弹如雨点般泼向城头,压得守军难以露头。
偶尔有悍勇的清军弓手试图还击,立刻被明军的神射手精准点杀,从垛口栽落。
湖口守将见明军火力凶猛、战术严整,急燃烽烟求援。
烽烟传至南昌,满梅勒章京额楚果然中计。
他素来看不起汉官,对董卫国等人大权在握早已不满。
接到军报后,部将劝他谨慎,额楚却勃然拍案:
“汉人懦弱,岂知我八旗劲旅之威?正该让那些汉官看看,什么是真本事!”
当即点齐两千余八旗马步兵,疾驰出城。
急行军约两日,额楚军行至石钟山峡谷。
但见两山夹道,江流湍急。
前锋刚过隘口,后队尚在谷中。
骑兵统领唐天宇在山顶见清军已完全入彀,立即点燃号炮。
轰隆三响,战局陡变。
沈竹影率领的豹枭营精锐如鬼魅般从岩穴、树丛中现身。
他们不结阵,不呐喊,三人一组,专挑清军军官和旗手下手。
一名豹枭锐士伏于岩后,用燧发长枪稳稳瞄准。
将正在呼喝指挥的清军牛录额真一枪毙命;
另一组人悄然贴近,弩箭连发,三名护旗兵应声倒地。
清军大纛摇摇欲坠,指挥体系瞬间瘫痪。
几乎同时,两侧山坡火炮齐鸣,这次发射的是霰弹,铁雨倾泻而下,清军人仰马翻。
唐天宇见敌军已乱,便亲率骑兵从侧翼杀出。
千骑奔腾,如雷震山谷。
徐大牛持着长刀,一马当先。
虽在营中操练了数日,但真到了战场上。
那点章法早被抛到九霄云外。
有时候血性一上来,他便只剩下最本能的悍勇。
他策马直冲敌阵核心,大刀横扫。
一名八旗骑兵举枪格挡,竟连人带枪被斩为两段;
另一名骁骑校拍马来战,徐大牛侧身避过马刀,反手一刀将其劈落马下。
他所过之处,清军无不胆寒。
在混战中,徐大牛瞥见一名清军参将正在组织抵抗。
他毫不犹豫地调转马头,单骑突入敌阵。
那参将见来将凶猛,急忙令亲兵结阵抵挡。
徐大牛却凭着蛮力,硬生生撞开一条血路,大刀挥处,两名亲兵应声倒地。
参将大惊失色,拔刀应战,不过三合便被徐大牛斩于马下。
额楚在亲兵簇拥下大声呼喝,试图重整阵型。
但山路狭窄,前军溃退冲乱后军,人马自相践踏。
明军燧发枪兵占据高地,轮番齐射,铅弹穿透清军棉甲,血花四溅。
额楚正要组织反冲锋,一支流矢正中其左肩,深可见骨。
亲兵见主将受伤,急忙拥着他向后突围。
丢弃旌旗、甲仗、粮车无数,狼狈逃回南昌。
战后清点战场,明军共歼敌五百余人,自身损失不足百人。
其中徐大牛一人就斩获十人,生擒三人。
清军丢弃的尸首遍布峡谷,另有数百人投降。
剩余约千人随额楚逃回南昌。
湖口镇内,守军远远望见额楚的援军大纛倒下。
又见明军将缴获的八旗装备挑在枪尖示众,士气彻底崩溃。
陈义武抓住时机,亲率敢死队架梯登城,率先攻上缺口。
守军稍作抵抗便四散溃逃,明军一举克复湖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铁血山河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末:铁血山河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