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州,又名岳阳,地处湘北,北扼长江,南控洞庭湖。
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其城防依托地利,本就十分坚固,
城墙高大厚重,城外掘有宽阔的护城河,引洞庭之水注入,形成难以逾越的障碍。
李茹春,这位追随吴三桂近二十年,从辽东转战至云南。
又退至湖广前线的老将,正面临其生涯中最严峻的考验。
武昌惨败,洪承畴十万大军覆灭的阴影未散,他收拢溃兵万余人,又得赎买回的数百八旗残兵。
与岳州原守军合并,得兵一万五千余人。
凭借远比荆州府比较高明的安抚手腕,他以威抚并施之法整编部队,竟未生大乱,稳住了局面。
他深知岳阳乃湘北大门,战略要冲,故极力加固城防:
加高加固城墙,深挖引洞庭之水注入的护城河,在城头增筑箭楼、炮位,储备大量守城器械。
更将防御前推,于周边乡镇要隘修筑堡垒壕沟,试图构建纵深。
然而,明军南路军统帅李星汉用兵沉稳异常,步步为营,以其犀利的火器不断消耗清军外围力量。
李茹春组织了几次精锐突袭,企图打破明军推进节奏,却皆因伤亡惨重而退回。
这种未接刃便先受损的战法,令李茹春无比头疼。
只得再化整为零,四处骚扰,却难阻明军稳步推进。
-
九月二十六日,局势急剧恶化。
探马飞报:荆州早已于二十二日陷落!
更致命的是,明军南路军水陆并进。
其水师由原武昌水师降将许万才统领,此人很熟悉湖广水道。
已彻底封锁洞庭湖连接长江的入口及湖东水域。
陆师则完成对岳阳城北门(阅军门)、西门(楚望门)的合围。
东门(岳阳门)虽未被陆师合死,但因紧邻长江,此刻亦暴露在明军水师炮火威胁之下,舟船难通。
唯有南门(迎薰门)没有围上,似乎故意为之。
明军围三阙一的同时,每日箭书劝降不绝,城内人心浮动。
李茹春得报,面色骤变,急问:
“长沙的援军呢?早已发出求援文书,按日程早该到了!现在何处?”
一名信使狼狈回禀:
“禀军门!长沙援军确已出发!是由长沙府副总兵陈安高大人率领!”
“五千绿营兵及三千包衣役夫,共计八千人马,已于二十二日誓师出发!”
“二十二日?”
李茹春心算日期,顿感不妙,
“已是四日前!他们现在到底在何处?!”
信使惶恐道:
“小人前来途中,听闻…援军行进极为迟缓…小的也不清楚..”
-
营帐内,气氛紧张。
长沙副总兵、绿营将领陈安高慢条斯理地喝着茶,语气悠悠:
“格埒大人,稍安勿躁。兵者,诡道也。明军势大,锐气正盛,我军贸然疾进。”
“若中其埋伏,岂非徒增伤亡,于救岳州何益?当步步为营,探明敌情再进不迟。”
其实他很想不通。
听说那李星汉可是聚集起来了近十万大军。
而如今他们只有这八千人!
为何非要去做援兵救岳州?
岂不是羊入虎口?
但是无奈巡抚大人有令,他不得不执行。
他对面的满洲镶白旗梅勒章京格埒则一脸焦躁,按着刀柄的手青筋暴起:
“陈大人!岳州危在旦夕!城内不仅有李军门和一万多将士,更有我八百满洲健儿的家眷!”
“岂容如此拖延?!每日才走十余里,这哪是救兵?简直是游山玩水!必须速进!”
陈安高放下茶杯,皮笑肉不笑:
“格埒大人爱兵如子,体恤家眷,本官佩服。”
“然我长沙府军兵力本来就不足,这才挤出这八千人前去救援,若孤军冒进,一旦有失,非但救不了岳州!”
“反将这八千儿郎也葬送进去,届时长沙也危险了,这个责任,你我都担待不起!还是稳妥为上。”
帐下其他汉人军官也多附和陈安高,言语间对明军火器充满畏惧,皆言不可轻敌浪战。
但是满军官佐则群情激愤,纷纷要求加速进军。
甚至有人暗指陈安高等人畏战怯敌,蓄意拖延。
两拨人争吵不休,行军计划一拖再拖。
格埒虽官职略高,但兵员多为汉军,难以强行驱使。
就这样,八千援军在各种借口和争吵中,蜗行牛步。
直至探马再次回报,明确告知岳阳已被三面合围,似乎故意仅留南面不围,而隐隐有伏兵埋伏。
陈安高等人更是找到了停滞不前的绝佳理由。
“看!格埒大人,非是本官不愿进兵,实是贼寇势大,已无机可乘!”
“我等若再前进,必遭迎头痛击!依我看,不如就此择险要处扎营固守,牵制部分明军,”
“同时飞报朝廷,请求再发援兵,方为上策!”
陈安高言之凿凿。
格埒气得浑身发抖,却无可奈何,望着岳州方向,眼中几乎喷出火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铁血山河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末:铁血山河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