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被狠狠抛飞,或被后方收势不及的同袍铁蹄践踏而过。
铅子轻而易举撕裂皮甲棉袍,在血肉之躯上炸开一个个可怖窟窿。
李茹春心头猛地一沉,如坠冰窟。
“想不到…明军火器竟然厉害到这种程度了!”
他眼睁睁看着自家精骑甚至未能冲进五十步内。
便在阵阵密集犀利的弹雨中溃散崩解。
便在接连不断的爆响中成片倒下,死伤惨重,冲锋的势头被硬生生遏制。
“鸣金!收兵!”
眼见突袭失败,再冲下去只是徒增伤亡,李茹春果断下令。
清脆的金钲声响起,幸存清军骑兵如蒙大赦,慌忙拨转马头,
丢下近百具人马尸体与伤员。
狼狈不堪地脱离战场,向着来路疾驰退去。
此战之后,李茹春深知野战争锋难敌明军火器之利。
便彻底改变了战术。
他将麾下兵力化整为零,分成数十股小队,不再寻求正面决战,
而是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像幽灵一般潜伏于李星汉进军路线的山林、隘口、河流之处。
他们时而从密林中射出冷箭,时而深夜袭扰营寨。
时而破坏桥梁,时而攻击粮队。
一击之后,无论成功与否,立刻远遁,
绝不停留。这种无休无止、防不胜防的袭扰。
使得李星汉的南路大军行进速度大为减缓。
士卒精神时刻紧绷,疲惫不堪。
李星汉虽勇猛善战,却对这种牛皮糖似的战术倍感头疼。
敌军散而不聚,追之不及,驱之不散,仿佛一拳拳都打在空处。
空有优势兵力与犀利火器。
却难以发挥,只得步步为营,缓慢而艰难地向岳阳逼近。
-
九江城的江西巡抚董卫国。
正面色阴沉地看着手中加急军报,上面盖着各地的急报。
邓名大军号称二十万,实际五万精兵大军已经南下湖广。
而同一时间,江西各地的匪患异常频繁。
各地起义如同雨后春笋一般。
令他非常头疼,他只得四处救火,四处弹压。
各地的急报,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邓名席卷湖广的惊恐。
和对江西各地起义频出需要驰援的哀求。
朝廷早已经下了圣旨,严令各地官员,城在人在,城失人死!
而他面前站着的。
是刚从南昌赶来的满洲正蓝旗都统——阿哈出。
“董军门!”
阿哈出操着生硬的汉语,语气带着旗人特有的倨傲。
“武昌已失,洪经略败亡,湖广糜烂。皇上震怒!我奉南昌额楚将军令。
率本部三百巴牙喇(护军精锐)及七百旗丁(披甲人),星夜驰援,归你节制。”
“务必堵住邓名东窥江西之路!”
董卫国心中苦笑。
三百真正的八旗精锐,七百旗丁,总共一千人,这就是额楚将军能挤出的援兵了。
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自顾不暇,江西腹地同样空虚。
南京还得应付舟山的张煌言和东南的朱成功,更也无力支援。
他只能指望自己麾下的侄儿——总兵董大用了。
希望他能依仗地利,在阳新挡住邓名。
“有劳阿哈出大人!”
董卫国拱手,强打精神。
“请大人放心,董大用董总兵已在阳新县及周边构筑坚垒。”
“邓贼大军想来我们江西,那得先过了他这一关!”
“不过,邓贼火器犀利,尤需大人麾下铁骑保持机动,沿途伺机游击明军之粮草辎重。”
“甚至到关键时刻,务必雷霆一击,挫其锋芒!”
阿哈出抚摸着腰间的顺刀,眼中闪过一丝嗜血的光芒:
“火器?哼,在真正的满洲勇士面前,不过是烧火棍!我八旗劲旅,弓马定天下!”
“董军门放心,待时机成熟,我自会率儿郎们冲垮那些南蛮子!”
董卫国面上不动声色,连连称是。
心中却不由得泛起一阵嘲讽。
“弓马定天下?洪经略的武昌是怎么丢的?这都什么年月了,还沉溺在旧梦里…”
喜欢明末:铁血山河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末:铁血山河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