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琳娜挑了挑眉,手指无意识地绕着红发梢:
“这事儿啊…”
她盈盈的笑了一下,眼神里透着商人的精明。
“哟,邓小哥。没想到。你的军队和你的摊子,铺的这么快哇。”
“都开了火器局了。好吧。等我回了澳门,我帮你想想办法!”
邓名点了点头:
“行!我等你的好消息!这事,就拜托你了!”
他其实很清楚。
火器局只用自己培养的工匠最好。
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防止外泄,这才是最稳妥!
但现在的问题是,火器局急需的那些真正有本事的工匠,缺口实在太大。
先引进洋人工匠,虽然是个临时办法,但确实是个好主意。
可以直接利用他们现成的、熟练的技术和操作经验,快速带出自己的工匠。
这能省掉从头摸索、试错走弯路的巨大时间和成本。
到时候,让这些外国工匠和本土的工匠一起工作。
两边的人可以互相交流、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这样才不会关起门闭门造车,导致思路僵化、停滞不前。
-
突然一个丫鬟走上楼来,恭敬的行了一礼。
随后在熊胜兰耳朵旁边说了几句。
熊胜兰等听完,让她退下,随后她倾身向前笑容带着兴奋着对邓名道:
“军门,刚得的‘鹞子’消息。”
“荆州那边,郑四维和阿克敦这两位‘东家’,近来嫌隙日深。”
“底下伙计更是杯弓蛇影,闹得鸡飞狗跳,连自家‘老主顾’都圈起来疑神疑鬼了。
瞧着,那‘荆州老号’的生意,怕是要黄。”
她语带双关,将荆州乱象化作商贾隐语。
邓名闻言,指尖在温热的茶杯沿上轻轻一划,眼嘴角噙起一丝玩味:
“哦?阿克敦这‘掌柜’乱了阵脚,倒是省了我们不少力气。”
“荆州这块招牌,是时候换个新东家了。”
卡特琳娜眨眨碧眼,故作一脸茫然地耸耸肩:
“你们在说什么呐?又是掌柜又是东家的,我根本听不懂哇。”
她摆摆手,作势起身,语气轻快。
“好啦好啦,跟你们聊不到一块儿去,我先走啦!”
邓名抬眼看向她,语气诚挚:
“好。卡特琳娜,启程回澳门那日,务必知会我一声,我必去送你。”
卡特琳娜闻言,转身嫣然一笑:
“知道啦!那…邓小哥,我这就走啦!”
“再见!” 她挥挥手,步履轻快地消失在门外。
邓名笑着摇了摇手,并目送她离去,直到身影不见。
熊胜兰适时上前,提起温热的茶壶,为他续上一杯清茶,茶烟袅袅,暗香浮动。
“军门,”
她放下茶壶,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身子却轻轻贴近。
“荆州已在囊中,妾身有一策,可供军门参详。”
邓名端起茶杯,目光仍停留在她近在咫尺的侧脸:
“说来听听。”
她悄然附在他耳畔,低语着,温热的气息轻轻拂过他的耳廓。
发间淡淡的清香也飘了过来。
邓名一边凝神细听她的话,一边却忍不住心旌摇曳。
忽然伸手揽住她的腰肢,将她带入怀中。
熊胜兰轻呼一声,声音添了几分娇柔。
她抬眼望他,却见邓名已低头下来。
她忍不住闭上了眼睛,邓名在她唇上落下了一个亲吻。
随后,邓名笑道:“姐姐…果然妙计。”
她颊上倏地一热,面容含羞,她已经听出来邓名这句话的意思了
竟是一语双关。
窗外武昌城熙攘,荆州乱象已成他盘中待取的棋局。
-
对于汉阳新厂和膛线的燧发枪,邓名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得益于他亲自督导与充足资源的投入。
汉阳新厂以惊人的速度在江北拔地而起。
更关键的是,一套脱胎换骨的“内炼”与“外铸”之法在此得以全面推行。
凭借脑海中超越时代的记忆,邓名并未凭空变出神术。
而是为传统的“灌钢法”与“苏钢法”注入了新的精髓。
他改进了高炉的鼓风系统与温度控制。
并严格规范了原料配比与反复锤炼的工序。
这套经过优化的“内炼”之法,使得炼出的钢材杂质更少。
质地无比致密均匀,韧性远超寻常铸铁。
有了上乘的材质,那“外铸”的奥秘。
双层复合身管结构便有了施展的根基。
匠人们以高强度精炼铁为内管,以其为“骨”,承受膛压与摩擦;
再以韧性更佳的铸铁为外管,紧紧包裹为“肉”,利用冷却收缩之力牢牢箍紧内管。
如此相辅相成,使得新铸之火炮,壁厚得以大幅削减,重量锐减。
一门原本重达两千斤的红夷大炮。
如今仅重八百斤,而坚固程度反胜往昔!
这一日,邓名亲临新落成的工坊。
一座依照新法铸成的炮胚正置于场中,通体泛着均匀的青灰色光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铁血山河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末:铁血山河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