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军放心,末将必当恪尽职守,不负邓军门之令,亦不负将军信任!”
听到刘黑塔提到“不负邓军门之令”,熊兰眼皮跳了一下,连忙把他拉起来.:
“好!好!记住你今日所言!务必…务必谨慎!”
他不敢再多说,生怕言多必失。
匆匆交代了几句细节,便如同卸下重担般。
-
“副指挥使…”
袁象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思索着的光芒。
隐虎卫之职责,与邓名亲掌的‘豹枭营’截然不同。
‘豹枭营’乃刀锋箭矢,敌后破袭、要害拔除、绝境援救,专司对外。
而‘隐虎卫’,则是邓名置于军队内部的军法卫队!
其责首在肃清内弊:监察军纪,执行军法,明正典刑;
更肩负警戒护卫、文书记录之重责。
必要之时,亦可行隐秘刺杀之权,专司对内。
邓名最初起兵的时候,兵微将寡,号令易行,不需要军法司之类的部门。
全靠将领个人约束。
然今时不同往日!
随着邓名势力在三年间的急速扩张,军队成分日趋复杂。
已坐拥数万大军,掌握川蜀渝湖广,内有新附之众鱼龙混杂。
来自西营、闯营、地方明军、降军以及新募兵卒汇聚一堂。
人一多则难免生弊。
内来说,军中逐渐出现了诸如克扣粮饷、欺凌同袍、违抗军令。
乃至与地方势力暗中勾连等违法乱纪的苗头。
外来说,有清虏细作窥伺其间。
邓名深知,一支纪律涣散的军队,即便一时能打胜仗。
也绝无法承担“驱除鞑虏,光复华夏”的重任。
他借鉴了后世的某些理念,决心建立一套独立于作战体系之外的监察与执法力量。
他模仿了明朝的锦衣卫和后世的一些理念形成的。
于是,“隐虎卫”应运而生。
隐虎卫如同隐藏在军队肌体之内的“免疫系统”。
悄然运作,可以有效遏制了歪风邪气的蔓延。
能确保了邓名军令的畅通和核心团队的稳定。
其存在,让各级将领在行事时多了一份顾忌。
也使得军纪得以在快速扩张中维持在一个相对严明的水平。
因此,这让袁象对于隐虎卫的“副将” ——也就是副指挥使这个职位的人选的挑选十分慎重。
他脑海中迅速掠过几个候选者的名字和档案。
最终,一个名字及其履历清晰地浮现——陆沉舟。
陆沉舟,年约三十,出身浙东书香门第,家破人亡后投笔从戎。
他既有秀才的功底,精通刑名律例与文书案牍;
更在残酷的战争与地下斗争中淬炼出一身卓绝武艺。
尤其擅长追踪、格杀与潜行匿踪。
他不仅数次以‘暗探’身份,不动声色地查实并处置过数起军中贪墨。
欺凌士卒乃至通敌嫌疑的案件,手段干净利落,证据确凿,令人心服又胆寒。
此人平时沉默寡言,存在感极低。
但一旦行动或执法,便如冰山浮出水面,带着凛冽的威严。
袁象转身,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门外:
“唤陆沉舟来见我。”
片刻,那个身着普通军士服、身形颀长。
面容沉静的青年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厅内,抱拳行礼:
“袁大人。”
他的目光平静,却仿佛能穿透人心。
袁象走到陆沉舟面前,目光如渊,审视着对方。
这是对能力、心性乃至灵魂的丈量。
“邓军门天恩,赐我军号‘隐虎卫’。此名号,重逾千钧。”
陆沉舟眼神微凝,静待下文。
“隐虎卫所司,非止于暗流涌动。”
“需掌万千文书记录,需行雷霆手段于无声,”
“更需持军法利剑,正纲肃纪,涤荡污浊!”
袁象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邓军门有令,主将需再挑选一副指挥使,须得是擎天之柱。”
“我观你,”
他直视着陆沉舟的眼睛,仿佛要看进他的灵魂深处,
“文可定案牍,武能靖奸邪,法心如镜,不偏不倚。正是承此‘隐虎’重任之骨!”
“即日起,我升你为隐虎卫副指挥使!”
袁象宣布,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倘若往后我不在军中之时,隐虎卫一干事务,由你代为执行!
陆沉舟的呼吸平稳依旧,似乎波澜不惊。
他单膝跪地,抱拳领命。
“谢大人提拔,谨遵大人军令!若有负所托,甘受军法极刑,万死不辞!”
“善。你先退下吧”
袁象微微颔首。
陆沉舟起身,如同融入阴影般悄然退去。
袁象则再次翻开他的小册,在陆沉舟的名字旁。
郑重地添上了“隐虎卫副指挥使”几个字。
随后才收起册子,步履从容地走出议事厅.
隐虎卫的影子,已无声地铺展开来。
喜欢明末:铁血山河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末:铁血山河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