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起兵:借势绿林的“舂陵子弟”
刘秀的起兵并非主动谋划,而是受兄长刘演(字伯升)影响与局势推动,初期仅是“被动参与”,却凭借冷静表现崭露头角。
- 舂陵举事: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南阳饥荒,刘演(性格豪迈,素有反莽之志)联合地方豪强与刘氏宗亲,以“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为口号起兵,号“舂陵兵”。
刘秀因受刘演门客劫掠事件牵连,被迫从宛城(今河南南阳)返回舂陵,加入起义军,时年27岁。初期舂陵兵装备简陋,刘秀甚至骑牛作战(后才换马),史称“牛背上的开国皇帝”。
- 联合绿林:舂陵兵势力薄弱,刘演、刘秀主动联合活跃于荆州的绿林军(由王凤、陈牧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组成联军对抗王莽军队。同年,联军在沘水、淯阳等地击败王莽南阳守军,兵力迅速扩充至数万。
- 昆阳之战:一战封神: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派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率42万大军(号称“百万”)围攻昆阳(今河南叶县),城内联军仅数千人,众将恐慌欲逃。刘秀力排众议,主张“合力抗敌”,亲率13骑突围至定陵、郾城调集援兵,随后亲率千余精锐冲击王莽军大营,趁敌军混乱时散布“宛城援军已到”的谣言,瓦解敌军士气。
- 联合绿林:舂陵兵势力薄弱,刘演、刘秀主动联合活跃于荆州的绿林军(由王凤、陈牧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组成联军对抗王莽军队。同年,联军在沘水、淯阳等地击败王莽南阳守军,兵力迅速扩充至数万。
最终,联军内外夹击,王莽军大败,王寻被杀,王邑仅率数人逃走,42万大军顷刻崩溃。此役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刘秀凭借冷静的战术部署与果敢的执行力,一战奠定反莽局势,也让他声名鹊起。
喜欢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