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朕当年杯酒释兵权,是怕武将专权乱国,可从没想过要自断臂膀!岳飞是保大宋江山的柱石,秦桧却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他——这不是乱国,是亡国!朕定的规矩里,‘忠君报国’是臣子的本分,秦桧倒好,把‘本分’扔了,把‘奸恶’当本事,要是朕还在,先斩了他,再整顿朝纲!”
宋高宗赵构:“桧非奸臣,乃朕之‘社稷能臣’也。靖康之后,国力凋敝,金人压境,若不割地求和,赵氏江山恐早亡于战火。他替朕背负‘议和’骂名,弹压岳飞等‘主战派’,实为稳定朝局、保全宗庙。虽手段有争议,但护朕、护宋之功,不可磨灭。”
宋孝宗赵昚(南宋,为岳飞平反者):“秦桧盗弄国权、欺君罔上,罪不容诛!他以‘议和’为名,行‘专权’之实,排除异己、冤杀岳飞,使我大宋丧失恢复中原之机,百姓蒙羞、将士寒心。朕为岳飞平反,不仅是为忠臣正名,更是要诛秦桧之‘奸心’——凡欺君误国、背弃中原者,皆为大宋之敌!”
元世祖忽必烈:“秦桧之事,乃宋廷‘内斗之果’也。宋君懦弱、大臣争权,秦桧不过是借‘议和’夺权,岳飞亦为‘党争牺牲品’——此乃汉人王朝‘重文轻武、内耗误国’之弊。朕统一天下,以‘蒙汉共治’为基,若有大臣敢如秦桧般‘私斗误国’,无论蒙古、汉人,皆按律处置,绝不姑息。”
明太祖朱元璋:“秦桧这等‘奸佞’,比胡惟庸、蓝玉更甚!胡、蓝虽谋逆,却未‘通敌卖国’;秦桧身处国难,不思报国,反而替金人打压忠勇,实乃‘宋之叛徒’。朕定大明律法,首重‘忠君’与‘守土’,凡官吏敢有‘媚敌误国’者,无论职位高低,皆凌迟处死,诛其三代——就是要让天下人知:背叛家国者,永无葬身之地!”
明成祖朱棣:“朕当年靖难,靠的是将士用命、民心所向;登基后派郑和下西洋、派军北击蒙古,就是要让天下知道大明不好惹!秦桧倒好,面对金人只会缩脖子求和,还杀了想打仗的岳飞,这是把大宋的脸面丢尽了!要是在大明,这种‘畏敌如虎、害忠如仇’的货色,朕定让他死无全尸!”
清高宗乾隆:“秦桧为‘千古第一奸臣’,非因其‘议和’,而因其‘欺君、害忠、误国’!本朝虽为满洲入主中原,但以‘华夏正统’自居,尊孔孟、重伦理,‘忠君报国’乃天下之公义。岳飞为‘忠勇之典范’,秦桧为‘奸邪之标杆’——朕编《四库全书》,定‘忠奸’之辨,就是要让天下臣民知:无论满汉,背弃君父、损害社稷者,皆为万世唾骂之徒!”
天幕继续播放
【五、贾似道:误国误民的权相,南宋灭亡的加速器
活跃时期:南宋末年(宋理宗至宋度宗时期)
核心罪行:专权误国、隐瞒军情、压榨百姓,加速南宋灭亡
贾似道掌权后,首先排除异己,打压那些反对自己的大臣:他将主战派大臣排挤出朝廷,甚至诬陷他们“通敌叛国”,导致南宋朝堂之上,再无敢直言进谏的忠良;同时,他大肆任用亲信与谄媚之徒,如丁大全、陈宜中等,这些人只会阿谀奉承,毫无治国之才,进一步加剧了朝政的腐败。
为满足自己的奢靡生活与军队开支,贾似道推行了一项名为“公田法”的苛政。
他以“抑制豪强”为名,强征江南地区的私有土地——规定凡占有土地超过200亩的农户,需将超额部分的三分之一(后增至一半)充公,由朝廷任命的“公田庄”管理,再以低价出租给农民。
可实际执行中,贾似道的亲信与地方官相互勾结,不仅强征普通农户的土地,甚至连中小地主的土地也不放过,还以“劣质田”充抵“优质田”,大肆搜刮民财。
据史书记载,“公田法”推行仅三年,江南地区就有数十万农户因失去土地沦为流民,饿殍遍野,百姓怨声载道,南宋的社会矛盾被彻底激化。
更致命的是,贾似道对蒙古的威胁始终采取“隐瞒与拖延”的态度。
忽必烈继承蒙古大汗位后,于公元1271年建立元朝,随即再次发动对南宋的进攻。
公元1273年,元军攻破南宋的军事重镇襄阳——襄阳被围五年,守军多次向朝廷求援,可贾似道却将求援文书全部扣下,谎称“襄阳城防坚固,元军已退”,甚至在宋度宗询问“襄阳是否危急”时,还笑着说“陛下放心,臣已派大军驰援,很快就能解围”。
直到襄阳城破,南宋的“长江防线”彻底崩溃,贾似道才不得不向宋度宗坦白真相,但此时已回天乏术。
公元1275年,元军逼近临安,宋度宗病死,年仅四岁的宋恭帝即位,太皇太后谢氏被迫任命贾似道为“都督诸路军马”,率军抵御元军。
贾似道虽率领十三万大军出征,却毫无战意,行军至芜湖后,再次派人向元军求和,遭到元军统帅伯颜的拒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