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放学后若叶晴都会陪着佑天寺若麦穿梭在东京各个街区。
他们去了位于六本木的时尚经纪公司,玻璃幕墙的大楼冷冰冰地反射着阳光。
若麦在里面侃侃而谈她对新媒体运营的理解,对方负责人一直保持着礼貌的微笑。
他们也去了涩谷一家主打偶像培养的小型事务所,办公室不大,但氛围活跃。
若麦甚至即兴表演了一段她视频里常用的可爱开场白,引得几位年轻 staff轻笑。
还去了港区一家以演员经纪闻名的老牌机构,面试官是位表情严肃的中年女性,问题尖锐而实际。
若麦对答如流,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成熟。
无论面对哪种类型的公司,若麦都迅速调整状态,切换着或时尚、或元气、或专业的姿态。
她就像一块海绵,努力吸收着每一次面试的经验,下一次总能表现得比上一次更圆滑一点。
晴始终跟在她身边,像个沉默的影子。
他穿着简单的衬衫,背着那个装速写本和口琴的帆布包,站在休息区,或者坐在会议室角落的椅子上。
他不说话,只是存在。
偶尔若麦在回答问题时目光扫过他,会像是得到一点微小的安定感。
而结果,却像是复制粘贴。
从六本木那家公司出来,若麦看着手机邮件里“您的资料已存入我司人才库,如有合适机会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的官方回复,撇了撇嘴。
“人才库,听起来像个仓库。”
她评论道,语气听不出太多失望,更像是一种习惯。
涩谷那家偶像事务所的回复来得快一些,邮件更热情点,但核心意思不变:
“佑天寺小姐的个人特质非常鲜明,但目前与我司的企划方向略有出入,期待未来有机会合作。”
“嘛,意思就是我不够‘偶像’呗。”
若麦耸耸肩,收起手机,转头对晴说,
“晴子,我想吃可丽饼!那边街角那家看起来不错!”
在港区那家老牌机构,他们甚至没有得到邮件回复。
几天过去,石沉大海。
若麦在电车上看了一眼毫无动静的手机信箱,按熄了屏幕。
“看来连‘等通知’都懒得说了。”
她看着车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声音很平静。
几次下来,连晴都摸清了这套流程。
完美的面试表现,无可挑剔的客套话,然后是漫长而结果已知的等待。
若麦没有再像第一次那样明显地叹气或抱怨。
她似乎很快就接受了这种模式。
每次面试结束,无论结果如何,她都会拉着晴在附近找点吃的——
有时是路边的可丽饼,有时是便利店的饭团,有时是像上次那样的关东煮小店。
她用食物迅速填补面试消耗的能量和情绪,然后又开始兴致勃勃地规划下一个目标,或者聊起学校里的趣事,仿佛刚才那场毫无结果的奔波从未发生。
她的韧性让晴感到些许惊讶。
有一次,从一家公司出来,外面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两人都没带伞,躲在一家便利店窄小的屋檐下。
若麦看着灰蒙蒙的天空和湿漉漉的街道,突然说:
“晴子,你知道吗?其实我早就知道会这样。”
晴转过头看她。
她脸上没有笑容,也没有沮丧,只是一种淡淡的、看清了什么的通透。
“在熊本的时候,院长妈妈就告诉过我,东京很大,机会很多,但竞争也更残酷。”
“没有背景,没有人引荐,想靠自己的力量闯进去,很难。”
她伸出手,接了几滴冰凉的雨水,
“但我还是想试试。不试试怎么知道一定不行呢?”
“万一,万一有哪家公司的高管,正好看到了我的视频,觉得我是个可造之材呢?”
她收回手,在衣服上擦了擦,重新看向晴,脸上又扬起了那种熟悉的、带着点狡黠和元气的笑容。
“而且,也不是全无收获嘛!”
“至少,我让晴子你看到了我超——厉害的一面!对吧?”
晴看着她被雨水微微打湿的刘海,和那双在阴雨天里依然亮晶晶的粉色眼睛,点了点头。
【很厉害。】
他在速写本上写下。
这是他的真心话。
他见过她在舞台上努力表演的样子,也见过她此刻在一次次拒绝后依然能笑出来的样子。
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确实很厉害。
若麦看到他写的字,愣了一下,随即笑容更灿烂了,甚至有点不好意思地揉了揉鼻子。
“嘿嘿,能被晴子夸奖,感觉比拿到内定还开心一点!”
雨渐渐小了。
若麦深吸了一口雨后清新的空气。
她看着渐渐亮起来的天空,忽然很轻地说:
“晴子,接下来不用再去面试了。”
晴转头看她,用眼神询问。
“嗯,不去了。”
若麦踢了踢脚下的小水洼,
“这几家跑下来,差不多也摸清楚情况了。再投其他家,结果应该也差不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乐队:若叶家的哑巴不想做传话筒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乐队:若叶家的哑巴不想做传话筒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