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九月。
江表的秋风已带了几分肃杀,卷着长江水汽掠过江陵城外的联营,将帅帐前的“曹”字大旗吹得猎猎作响。营垒连绵数十里,戈矛如林,甲胄映日,数十万曹军在此屯驻三月有余,水陆两军的协同训练已近尾声。
校场上,水军的楼船在人工开凿的操练池中往返穿梭,士兵们踩着木板在船舷间奔走,手中的长戈随着号令整齐划一地刺向空中,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裤脚,却没人敢有半分懈怠。岸边的陆军阵列严整,步兵与骑兵交替演练着登船、列阵的战术,马蹄踏过泥泞的滩涂,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
然而,即便是这样日夜不辍的操练,水陆协同的默契依旧显得生涩。陆军将士多是北方人,虽已勉强适应水上颠簸,却仍难像江东水师那般如履平地;任由些许将士登船后更是步履蹒跚,往往船身稍有晃动,便有人站立不稳,手中的兵器险些脱手。负责操练的将领文聘立于高台上,眉头紧锁地看着这一幕,手中的令旗挥得愈发急促,却难掩眼底的焦虑——三个月的时间,这支习惯了陆战的虎狼之师,终究只是在水战上堪堪摸到了及格线,离真正的熟练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帅帐之内,气氛却比校场上更为凝重。曹操身着玄色锦袍,腰束玉带,手中捏着一封刚刚送到的密报,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烛光摇曳,将他的身影投射在帐壁的舆图上,那张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雄才大略的脸庞,此刻阴晴不定,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目光锐利如刀,让人不敢轻易揣测他的心思。帐下诸将肃立两侧,大气不敢出,唯有帐外传来的操练声隐约入耳,更添了几分压抑。
“孙刘联军共五万余人,”曹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扫过帐下诸将,“密报显示,他们已集结部队向赤壁出发,不日便要抵达江陵。”
话音刚落,帐中便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曹洪性子最是急躁,一听这话,当即上前一步,虎目圆睁,气愤地嚷道:“区区五万乌合之众,也敢来攻打江陵?这是看不起谁呢!”,他双手一拱,目光灼灼地看向曹操,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大哥,我申请出战!愿率本部兵马前往赤壁,半路拦截孙刘联军,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站在队列中的曹子曦听到叔父这番话,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心头暗自腹诽:真是地主家的傻儿子,没带过水军还敢这般大言不惭。他太清楚曹洪麾下的兵力构成了——多是北方悍卒,骑射功夫个个了得,可若是论起水性,却是曹营中最差的一支。孙刘联军中,东吴水师本就天下闻名,此刻主动出击,必然是倚仗水军优势,曹洪这时候请战,无异于以卵击石。
就在曹洪话音未落之际,一道清越的声音从帐侧传来:“主公,此番一战,乃是孙刘最后的机会”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郭嘉缓步走出队列。他面色温润,眼神却透着洞察世事的锐利,“如今主公大军压境,荆襄之地已尽归囊中,孙刘二人若不联手一搏,日后便只剩臣服这一条活路了”
他顿了顿,手轻轻指向舆图上的江东之地,语气凝重了几分:“但东吴的周瑜素有‘周郎’之称,善用水战,其麾下水军皆是精锐中的精锐,战船坚固,士卒娴熟;再加上刘备手下诸葛亮,此人精通攻心之计,谋略深远,二人联手,不可小觑啊”
曹操缓缓点头,对郭嘉的分析深以为然。他深知郭嘉智谋过人,每逢大战,其计策往往能一针见血。“奉孝,你有何高见?”曹操看向郭嘉,语气中带着期许。
郭嘉沉思片刻,迈步走到帅帐中央的沙盘前。这沙盘制作得极为精细,长江、赤壁、江陵、华容道等地的地形地貌一目了然。他弯腰俯身,指向沙盘上赤壁的位置,沉声道:“依属下之见,我军当与赤壁之地与其决战。此地江面狭窄,水流湍急,既可借助地形抵消部分东吴水师的优势,又能依托江岸部署陆军,进可攻,退可守,即便战事不利,也能最快速撤回江陵”
说着,他的手指微微移动,指向赤壁与江陵之间那条蜿蜒的陆路,“但此战需防患于未然,必须在沿途设防,防止孙刘联军截断我军后路。尤其是这里——华容道,”手指重重一点,“此道狭窄,两侧皆是山林,易守难攻,必须派重兵把守,如此方能无后顾之忧”
曹子曦闻言,脸色愈发凝重。他顺着郭嘉的目光看向沙盘上的华容道,心中暗忖:果然,华容道是避不开的关键之地。孙刘联军若想截断曹军后路,华容道必然是首选。可问题是,曹军之中,有谁能守住这咽喉要道?尤其是对方若派出关羽、赵云那般的猛将,寻常将领根本难以抗衡。
想到这里,曹子曦上前一步,拱手道:“郭军师,我有一问”,郭嘉看向她,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军师所言极是,华容道确实是防守重中之重,”曹子曦语气沉稳,“但我们能想到的,对方未必想不到。试想,若对方为保万无一失,会派谁在华容道设伏拦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三国拯救甄宓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三国拯救甄宓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