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上几千名身穿蓝色服饰的学生们,议论纷纷。
左侧的李文博身边围着一圈李家旁系子弟,他分析道:“去南境,那是顺势而为。”
“咱们李家的工程队前天就出发了,选去南境,到了那儿,直接进自家的队伍。吃得好,住得好,画画图纸就行。”
李家旁系子弟,李文其,连忙附和道:“堂哥说得是!我看张家那帮人也都选了南境。只有傻子才去西境和东境。
在广场右侧,站着的大多是皮肤微黑、手掌粗糙的寒门学子。他们的父辈,此刻或许正扛着铁锹走在通往南境的路上,又或许是在炼钢厂里挥汗如雨。
赵石头转头对身边的同伴说道:“去南境,顶多是锦上添花,混个及格。”
同伴有些犹豫:“石头哥,咱们真不去南境?可是听说西境真的危险……”
赵石头握紧拳头,坚定道:“去南境?那是锦上添花。几千号人涌过去,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你是能把路修得比老师傅直,还是能把水泥拌得比那一万次实验更匀?”
同伴哑口无言。
“我刚才听李大人说了,带回西境或东境的实地考察勘探,绘画图者,赏银千两,直接入城建司。”
“这一千两,我要拿。而且,王爷现在最缺的就是这两境的图纸。这叫雪中送炭。”
“有了这笔赏钱,我就能把村子里的土房推了盖砖楼,让我爹娘享享福。不想一辈子当泥腿子,就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搏一把。”
两拨人流在登记处交汇。
李文博路过这边,正好听见这话。看着赵石头那双磨损严重的布鞋,出于同窗之谊,开口道:“石兄,何必去东西两境?何必去拼命?若是想求个稳妥,你要是来南境,我跟我爹打个招呼,给你安排个画图的清闲活计。”
赵石头对着李文博,拱手行了一礼,腰杆挺直道:“多谢李兄好意,我这人骨头硬,睡不惯软床。”
“我想去看看从未有人走过的路。王爷的赏银,我想凭本事拿,拿着烫手,心里踏实。”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向右侧那条冷清的队伍。
李文博看着他那张倔强的脸,摇了摇头不再多劝,转身走向去南境的队伍后面排队。
.....
高台上。
夏侯玄双手插在羽绒服兜里,将底下这一幕尽收眼底。
他侧过头,对身旁的赵大牛低声吩咐:“这批去东西两境的学生,是本王的宝贝疙瘩。”
“去南境的,本王不操心。但这几百个选了西境和东境的,他们要是折了,本王心疼。”
“从工程兵团里调一千二百人精锐士兵。装备给我拉满。连弩、唐刀、皮甲,一样都不能少。”
赵大牛一惊:“王爷,一千二百人?这可是大手笔啊。”
夏侯玄笑了笑。
“这些敢去吃螃蟹的人,才是北州未来的脊梁。告诉领队的,哪怕是把刀砍卷了,也得把这帮学生给本王毫发无损地带回来。少一根汗毛,让他提头来见。”
“是!王爷!”赵大牛领命而去。
广场左侧,城建司的文使忙得脚不沾地。
“姓名?”
“李文博,南境。”
“好嘞,那边领路引。”
去南境的队伍排起了长龙,嘻嘻哈哈,有人甚至开始讨论到了南境该去哪家酒楼尝鲜。
而右侧。
只有两个文使负责登记。桌前冷冷清清,偶尔上来一个人,都是沉默地报上名字,然后在“东西境勘探”的名册上按下鲜红的手印。
赵石头走到桌前,将手掌在衣服上用力擦了擦,这才按在印泥里。
文使抬头看了他一眼,递过一块木牌:“西境勘探三队。小子,王爷等着看你的图。”
赵石头接过木牌,贴身收好,点了点头:“一定。”
........
次日清晨,北州城外。
寒风依旧料峭。
寒门学子们背着行囊,早早地在城门口列队,大家都默默检查着背包里的炭笔、尺子和干粮。
不远处,富家子弟们的马车队也到了。
一众富商士绅子弟登上一辆辆装饰豪华的马车,
李文博掀开车帘看着那边瑟瑟发抖的赵石头等人,叹了口气:“何苦呢。”
就在这时,地面突然颤动起来。
“咚!咚!咚!”
沉闷而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一千二百名工程兵团士兵,列着方阵,踏步而来。
他们身穿特制的黑色皮甲,在关节处覆着铁片,既轻便又不失防御。腰间左侧挂着唐刀,右侧别着一把工兵铲,背上背着连弩,手里还擎着一杆长枪。
那股肃杀之气,让拉车的马匹不安地打着响鼻,被这股气势惊得往后退。
李文博,眼珠子差点瞪出来:“这……这是工程兵?这装备,比朝廷的禁军还精良吧?他们要去哪打仗?”
李文其咽了口唾沫:“堂哥,你看他们走向……”
这支钢铁洪流在寒门学子的队伍前停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