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嫔妾恭喜昭仪娘娘,贺喜昭仪娘娘!娘娘晋封之喜,实乃众望所归!”李才人率先开口,脸上堆满了笑容。
“是啊是啊,娘娘如今苦尽甘来,往后必定步步高升,福泽绵长!”郑宝林连忙附和。
“日后在宫中,还望昭仪娘娘多多照拂我等。”赵御女声音细弱,带着怯意。
伍元照面带微笑,一一应对。她并不因对方位份低而轻视,但也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既不显得过于热络,以免过早被卷入某些小团体的纷争,或被贴上“结党”的标签;也未过于冷淡,徒增不必要的敌人。她吩咐慧明取来早已备好的回礼,多是些时新宫花、上用的胭脂水粉、或几尺颜色鲜亮的锦缎,价值适中,既全了礼数,也维持了昭仪应有的体面,让人挑不出错处。
“诸位妹妹有心了。同在宫中伺候,自当相互照应。只要恪守宫规,安心本分,陛下和皇后娘娘自然会有恩典。”她的话说得圆融,将恩典的来源归结于皇帝和皇后,不轻易许偌,也不得罪人。
几位低位妃嫔千恩万谢地去了,殿内暂时恢复了安静。但伍元照知道,真正的考验,往往来自那些位份相近或更高,以及明确站在对立面的妃嫔。
贤妃和德妃那边,态度显得颇为暧昧。两人皆未亲自前来,只是派了身边得力的掌事宫女送来贺礼。贤妃送的是一套文房四宝,品质上乘,寓意风雅;德妃送的则是一尊白玉观音像,法相庄严,似是契合伍元照过去的经历。礼数周到,却透着一股疏离和观望。她们位份高于昭仪,资历深厚,背后或许也有各自的盘算。伍元照的突然崛起,对她们而言是利是弊,尚需时间观察。她们在等待,等待伍元照如何应对接下来必然到来的风暴,尤其是来自萧淑妃的冲击。
而萧淑妃那边,果然如预料般,迟迟没有动静。直至册封礼后的第三日午后,日头偏西,才见漪兰殿的掌事太监周德安,带着两个小太监,慢悠悠地抬着一架约三尺高的红珊瑚盆景,出现在了缀锦宫门口。那周德安面白无须,眼角微微下垂,带着一股内侍特有的阴柔气,行走间步伐看似恭敬,眉宇间却难掩一丝倨傲。
“奴才周德安,奉淑妃娘娘之命,特来恭贺伍昭仪晋位之喜。”周德安草草行了个礼,声音拖得有些长,透着一股漫不经心。他指了指那盆珊瑚,“淑妃娘娘近日凤体欠安,精神不济,不便亲至,还望昭仪娘娘勿怪。”
那盆珊瑚,色泽血红,形态枝杈张扬,在略显素雅的殿中显得格外刺眼。珊瑚本是吉祥之物,但如此品相和送来的时机、态度,其意味已不言自明。
殿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滞。所有侍立的宫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连慧明也悄悄捏紧了袖中的手指。
伍元照面上那抹惯常的浅笑丝毫未变,只有拢在袖中的指尖几不可察地微微收紧,感受到指甲陷入掌心的轻微痛感,随即又强迫自己松开。她目光平静地扫过那盆珊瑚,然后落在周德安脸上,淡淡道:“有劳周公公跑这一趟。淑妃娘娘身子不适,还惦记着本宫,真是有心了。”她语气平稳,听不出喜怒。
周德安扯了扯嘴角,似笑非笑地道:“淑妃娘娘还让奴才带句话给昭仪娘娘。”他清了清嗓子,模仿着萧淑妃那惯有的、带着几分娇慵与刻薄的语调,“‘这后宫啊,位置坐得高,自然是风光,可也得看看自己坐不坐得稳,有没有那个福分消受。别一时风大,站得高,却没站稳,再闪着了腰,那可就不好看了。’”
话语中的讥讽、威胁,几乎毫不掩饰,直指伍元照根基浅薄,德不配位。
殿内落针可闻,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伍元照静默了片刻,忽然轻轻笑了一声,那笑声很轻,却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寂。她缓缓起身,并未动怒,反而向漪兰殿的方向微微颔首,算是回礼:“淑妃娘娘的‘好意’与‘关怀’,本宫心领了。也请周公务必将本宫的问候带回,愿淑妃娘娘安心静养,凤体早日康复。”她话锋一转,目光重新看向周德安,虽然依旧平和,却陡然多了一丝属于昭仪的威仪,“至于坐不坐得稳……呵呵,陛下金口玉言,皇后娘娘中宫懿旨,既赐本宫此位,便是天恩浩荡。本宫唯有夙夜匪懈,恪尽职守,以报君恩,稳不稳当,自有陛下与皇后娘娘圣裁,就不劳淑妃娘娘过多挂心了。”
她这番话,不卑不亢,既点明了自己晋位的合法性(皇帝和皇后共同决定),又将问题的评判权推给了最高统治者,丝毫不接萧淑妃挑衅的话茬,反而显得对方逾越本分,操心过甚。
周德安没料到伍元照如此沉稳,脸上那点倨傲之色僵了僵,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接话,只得干巴巴地道:“奴才……奴才一定把话带到。”
“嗯。”伍元照淡淡应了一声,重新坐下,端起手边的茶盏,用杯盖轻轻拨弄着浮叶,这是端茶送客的暗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盛世天下之九五至尊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盛世天下之九五至尊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