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雪盐工坊被焚的消息,如同一块阴云笼罩在咸阳上空。尽管扶苏迅速做出了应对,下令重建并严查,但此事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一座工坊的损失。它像一个危险的信号,表明反对者的手段正在升级,从朝堂的鼓噪转向了底层的破坏。
天工苑内,气氛比往日多了几分肃杀。护卫明显增多,对进出人员的盘查也严格了许多。扶苏深知,对手此举意在制造恐慌,阻挠新政,甚至可能想引他自乱阵脚,采取过激反应,从而授人以柄。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召集王绾、公输哲及几位核心人员密议。
“查,自然要一查到底。”扶苏声音平稳,但眼神锐利,“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他们想让我们停下脚步,我们偏要更快、更稳地前行。”
他做出了几项部署:
第一,巴蜀方面,除重建工坊外,立即启动备用生产点,确保雪盐供应不中断。同时,借重建之机,引入天工苑最新的安全规程和防火设计,将工坊建设得更坚固、更安全。
第二,由黑冰台主导,联合当地郡守、郡尉,对巴蜀地区与旧盐商、地方豪强关系密切的人员进行秘密排查,尤其关注近期有无异常资金流动或人员往来。扶苏授意,调查可适当扩大范围,形成威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扶苏决定 “以点破面” 。他指示王绾,从“速成班”第一期即将结业的学员中,选拔数名籍贯在巴蜀、能力出众且忠诚可靠的寒门子弟,由黑冰台暗中护送,返回原籍。他们不直接进入官府,而是以“天工苑特派协理”的身份,协助当地推行新政,重点负责雪盐、新农具的账目核查、技术指导与民情反馈,实际上成为扶苏嵌入地方的眼线与触手。
“我们要让那些人知道,”扶苏沉声道,“烧掉一座工坊,阻挡不了大势。我们的人,会出现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将新政的根,扎得更深!”
就在扶苏应对巴蜀变故的同时,沛县的萧何,收到了“苏复”的第三封来信。
这一次,信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学术探讨。信中隐约提及了咸阳近来因新政推行引发的波澜,以及长公子扶苏面对压力,依然坚定不移推动“格物”强国之道的决心。信末,“苏复”以朋友的口吻,看似随意地提到,天工苑下设的“实务速成班”成效显着,一批寒门子弟因精通新学而得重用,并随信附上了一份“速成班”招募第二批学员的简章(内部流传版本),询问萧何是否有相识的、有志于实务的才俊可推荐。
这封信,如同一块投入萧何心湖的石子,激起了更大的涟漪。他结合之前收到的“实务手册”,以及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的咸阳动向,几乎可以肯定,“苏复”就是长公子的人,甚至可能就是长公子的化身!这是在向他伸出橄榄枝!
萧何拿着那份言辞恳切、充满机遇的“简章”,在县衙值房内踱步良久。他今年已过而立,在沛县功曹的位置上勤勉恳恳,虽得人望,但晋升无门,抱负难展。长公子所行的“格物”之道,虽与圣贤书所言不同,但其带来的雪盐、新犁皆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之策,其求贤若渴、不拘一格的态度,更是让他心动。
然而,他也有顾虑。沛县虽小,关系却盘根错节。刘季与他交好,曹参、樊哙等人亦是豪杰,他若骤然离开,投向咸阳,是否会引人猜忌?长公子与朝中其他势力似乎并不和睦,此去是机遇,还是风险?
思虑再三,萧何提笔给“苏复”回信。他没有直接答应,也没有推荐他人,而是以极其谨慎的笔触,详细分析了沛县及周边地区推行新政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基于当地民情的改进建议。这既是对“苏复”之前探讨的回应,也是一份隐晦的“投名状”和能力的展示。他在信末写道:“……何才疏学浅,于地方琐务或有些许心得,若蒙不弃,愿供驱策,然恐力有未逮,有负厚望……” 留下了充分的转圜余地。
扶苏收到萧何的回信,仔细阅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萧何,果然谨慎。”他对身旁的王绾道,“但他这份条陈,切中肯綮,非久居地方、精于实务者不能为。此人,我要定了。”
他并没有立刻以长公子的身份直接征召,那样太过显眼,也容易将萧何置于风口浪尖。他让王绾以天工苑的名义,给萧何回了一封正式的公文,对其提出的建议表示赞赏,并“聘请”萧何为天工苑“外聘顾问”,负责协助分析、优化关东诸郡新政推行策略,可遥领职责,暂不离沛县,但有相应俸禄和查阅部分非机密文书的权限。
这是一个巧妙的安排。既将萧何纳入了体系,给了他一个正式的身份和参与感,又让他暂时留在沛县,不引起太大动静,同时也能借此机会,进一步观察萧何的能力与心性,以及……沛县那个小圈子的反应。
章台殿内,嬴政看着黑冰台呈上的、关于巴蜀纵火案初步调查结果的密报,以及另一份关于扶苏应对措施的简报。
密报显示,纵火案线索隐约指向当地一个与旧蜀国贵族有牵连的商帮,但关键证据已被销毁,难以追查到底。而扶苏的应对,沉稳有力,既有强硬手段,也有怀柔布局。
嬴政放下竹简,目光幽深。
“烈火烹油,方能显出真金。”他低声自语,“扶苏,你倒是沉得住气。不过,这背后的魑魅魍魉,似乎比朕想象的,还要急切一些……”
他提起朱笔,在另一份关于增加天工苑护卫编制的奏请上,批了一个“准”字。
风暴并未停歇,反而在暗处酝酿着更大的能量。但扶苏的应对,如同在风雨中稳步生长的大树,根系正向着更深的土壤蔓延。而萧何这枚重要的棋子,也终于在棋盘上,落下了第一个若有若无的印记。博弈,仍在继续。
喜欢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