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被红色笔圈出废品收购站名字的报纸碎片,如同暗夜里划过的一丝微光,虽未能彻底照亮前路的迷雾,却让林晓怼真切地感受到,她并非孤身一人在黑暗中跋涉。顾怀远用这种隐秘的方式,传递着信息,也传递着一种无声的承诺——追查仍在继续,他未曾放弃。
这让她冰冷而警惕的心,稍微回暖了一些。但她并未因此放松。父亲的异常,胡司机的骚扰,都像警钟般提醒她,对手隐藏在暗处,手段卑劣,无所不用其极。她必须更加谨慎,也更加强大。
精密连接件合格率提升项目的成功,为青年技术攻关小组赢得了宝贵的信誉和喘息之机。厂里决定乘胜追击,将下一个攻关课题提上日程。这一次,目标指向了厂里另一个长期存在的痛点——一批老式关键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效能提升。这些设备是厂里的“功勋元老”,但年代久远,故障频发,维修成本高,严重制约了部分高附加值产品的产能和质量稳定性。
这个课题的难度和复杂性,远非之前的工装改进可比。它涉及机械、电气、液压等多个领域,需要对设备结构、工作原理有极其深入的了解,还要协调维修车间、动力车间等多个部门,触动的是更深层次的技术积淀和部门利益。
当顾怀远在小组会议上提出这个方向时,连几个平时颇为自信的男青工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顾工,这批老设备,图纸都不全了,很多零件还是非标的,改造起来难度太大,风险也高啊。”一个来自维修车间的青年技工率先提出了担忧。
“是啊,而且动这些‘老宝贝’,万一搞不好影响了生产,责任可就大了。”另一人附和道。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畏难的情绪。
林晓怼安静地听着,没有立刻发言。她清楚这个课题的挑战,但也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如果能啃下这块硬骨头,不仅能为厂里解决实际难题,更能极大地提升青年小组的技术威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顾怀远没有强迫,只是将初步整理的设备问题清单和有限的资料分发给大家,平静地说:“难度确实存在。但正是因为有难度,才需要我们。大家可以先熟悉一下情况,一周后,我们再来讨论具体的可行性方案。”
散会后,林晓怼拿着那叠厚厚的资料回到车间,立刻沉浸进去。资料里有很多模糊不清的图纸复印件,手写的维修记录,以及一些外文说明书片段。她看得极其吃力,很多术语和原理都超出了她现有的知识范畴。
但她没有退缩。白天完成日常工作后,她就泡在厂里的资料室,翻阅那些落满灰尘的旧设备档案和技术手册;晚上回到筒子楼,就在煤油灯下对着那些模糊的图纸和天书般的外文资料死磕,笔记本上画满了问号和推测的结构草图。那支黑色钢笔的墨水消耗得飞快。
她知道,这次不能再仅仅依靠顾怀远暗中的指点。她必须真正依靠自己和小团队的力量,趟出一条路来。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她正在资料室对着一段德文的技术说明发愁,一个温和的声音在旁边响起:“遇到难题了?”
林晓怼抬起头,看到资料室的管理员,一位姓吴的、戴着厚厚眼镜的老工程师,正笑眯眯地看着她。吴工程师是厂里的“活档案”,据说技术功底极其深厚,只是年纪大了,平时不太管事。
“吴工,”林晓怼连忙站起身,有些不好意思地指着那段德文,“这里看不太懂,好像是关于液压系统压力补偿阀的……”
吴工程师凑过来看了看,扶了扶眼镜,慢悠悠地说:“哦,这个啊,这是描述一种老式的机械反馈式压力补偿结构,现在很少用了。它的原理是……”
他开始耐心地讲解起来,不仅解释了那段德文,还顺手在草稿纸上画出了结构原理图,甚至引申到了这种结构在特定工况下的优缺点以及常见的故障模式。
林晓怼如同久旱逢甘霖,聚精会神地听着,飞快地记录着。吴工程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往往能直指核心,让她茅塞顿开。
“谢谢吴工!您讲得太清楚了!”林晓怼由衷地感激道。
吴工程师摆摆手,笑了笑:“年轻人肯学是好事。这批老设备啊,就像老伙计,脾气是怪了点,但摸透了,还是能顶大用的。有什么不明白的,随时来问。”
这意外的收获,让林晓怼信心大增。她意识到,厂里像吴工这样的“宝藏”老师傅还有很多,他们的经验和智慧,是她取之不尽的财富。
与此同时,关于父亲林建国的疑虑,始终像一根刺扎在她心里。她依旧定期回家看望林小梅,但与林建国的交流更加谨慎。她不再透露任何关于新课题的具体信息,甚至有意释放一些“课题太难,可能无法推进”、“小组内部意见分歧”之类的烟雾弹。
林建国似乎也察觉到了她的戒备,态度变得更加冷淡和沉默。父女二人之间,那种无形的隔阂与猜忌,如同不断增厚的冰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