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键的是,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临终前,特意下旨,让杨文从燕王朱棣,备御开平,俱听燕王节制——这话听起来是让杨文听朱棣的,可实际上,是让杨文盯着朱棣!而且,杨文手里还有两张“王牌”:智将吴高和先锋平安。吴高擅长谋略,能看透敌人的计谋;平安擅长冲锋,打起仗来不要命,这两人跟着杨文,简直是如虎添翼。】
【更厉害的是,朱元璋还专门给杨文写了一首诗,叫《赐都督佥事杨文广征南》(也作《赠都督杨文》),全诗写得气势磅礴:“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悬秋水吕虔刀。雷鸣甲胄乾坤静,风动旌旗日月高。世上麒麟真有种,穴中蝼蚁竟何逃?大标铜柱归来日,庭院春深听伯劳。”这首诗不仅是对杨文的夸赞,更是给了杨文“尚方宝剑”——有陛下的诗在手,杨文在军中的威望更高了!】
“什么?!咱临终前让杨文听棣儿节制,是让他盯着棣儿?”朱元璋看到这话,瞬间愣住了,手里的茶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茶水溅了一地,“咱什么时候有这心思了?咱是觉得杨文可靠,让他帮棣儿守开平,不是让他盯着棣儿!这妖物简直是胡说八道!”
闻讯赶来的马皇后连忙递上帕子,帮朱元璋擦了擦手,小声道:“重八,别生气,天幕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你对棣儿的心思,咱们都知道,你怎么会让杨文盯着他呢?”
杨文在家中,听到天幕说自己“盯着燕王殿下”,吓得脸都白了:“陛下!臣冤枉啊!臣从来没有盯着燕王殿下的心思,臣只是遵旨帮燕王殿下守开平啊!那首诗,陛下也是为了鼓励臣,不是给臣‘尚方宝剑’啊!”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杨文,心里又气又急——他知道杨文是忠臣,可天幕这么一说,棣儿肯定会误会。
燕王府
朱棣站在徐妙云一旁,心里却凉了半截——父皇临终前让杨文听自己节制,居然是让他盯着自己?还有吴高、平安这两个得力助手,再加上那首御诗,杨文在辽东的势力怕是比自己还大。要是将来杨文从辽东出兵,夹击北平,自己可就腹背受敌了。他看着朱元璋,眼神里满是复杂——父皇,您到底是想帮我,还是想防我?
天幕的字迹暂时停了下来,众人的反应却炸开了锅。
文臣们个个都目瞪口呆。李善长捋着胡子,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才叹道:“没想到……没想到建文帝手里还有这么厉害的中生代三巨头!宋晟守西北,瞿能镇西川,杨文守辽东,再加上之前的五侯爵,这武将班底也太厚实了!燕王殿下要是真跟他们对上,简直是地狱开局啊!”
刘伯温也摇了摇头,手里的羽扇都停了下来:“是啊,宋晟的甘凉骁骑,瞿能的勇猛谋略,杨文的吴高、平安再加御诗,这三人要是联手,燕王殿下的燕军根本不是对手。建文帝要是能好好用他们,燕王殿下怕是很难赢。”
武将们也都震惊不已。徐达皱着眉道:“陛下,这三位的本事,臣是知道的。宋晟的甘凉骁骑,比蒙古骑兵还厉害;瞿能打硬仗的本事,在大明能排前三;杨文虽然稍弱,可吴高、平安都是能打的将领。要是建文帝把他们都派出去,燕王殿下的麻烦可就大了。”
蓝玉站在一旁,也难得地收起了傲气:“没想到杨文那小子还有陛下的御诗,这待遇,比咱还高。不过,他要是真跟燕王殿下对上,咱倒要看看,他能不能打得过燕王殿下。”
朱棣站在一旁,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五侯爵已经够难对付了,现在又多了中生代三巨头,还有吴高、平安这些得力助手,自己的燕军不过几万兵马,怎么可能打得过这么多精锐?他突然明白,天幕说的“地狱局面”是什么意思了——这根本不是打仗,这是送死!
徐妙云站在后宫嫔妃队列里,眼泪早就掉了下来。她看着朱棣的背影,心里满是心疼和担忧——夫君将来要面对这么多厉害的将领,他能打得过吗?要是输了,夫君会怎么样?自己和孩子们会怎么样?她不敢再想下去,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夫君能平安无事。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