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允炆呢?”马皇后突然开口,声音带着几分颤抖。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她身上,马皇后咬了咬嘴唇,继续道:“天幕上说,最后是允炆即位。允炆是吕氏所生,吕氏性子沉稳,家里也没什么势力……会不会,允炆比允熥更适合?”
这话一出,殿上顿时安静下来。朱允炆是朱标的次子,生母吕氏是侧妃,按礼制,轮不到他继位。可天幕上说他最后当了皇帝,如今看来,竟是因为朱允熥实在扶不起来,而朱允炆……或许还有几分可取之处?
朱元璋也看向朱允炆。朱允炆比朱允熥大一岁,此刻正站在朱标身边,手里攥着一本书,虽然也害怕,却比朱允熥镇定些,只是脸色发白,低着头不敢看人。朱元璋皱了皱眉,心里暗道:这孩子倒是比允熥稳当些,可他毕竟是庶出,让他继位,会不会坏了礼制?
就在这时,天幕又亮了,这一次,字迹不再冰冷,反而多了几分解释的意味:
【朱允炆为太子侧妃吕氏所生,虽为庶出,然吕氏出身文官世家(父吕本为太常寺卿),无外戚专权之隐患。朱允炆自幼聪慧,苦读儒家经典,性情虽仁柔,却有主见,且对朱元璋极为孝顺,深得朱元璋喜爱。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病逝后,朱元璋权衡利弊,最终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权衡利弊……”朱元璋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看着朱允炆,又看了看朱标,突然明白了——原来自己最后立允炆,不是因为偏爱,而是因为没办法。标儿不在了,雄英没了,允熥扶不起来,只剩下允炆这个选择。这哪里是权衡利弊,分明是无可奈何!
马皇后也明白了,眼泪又流了下来,她拉着朱标的手,哽咽道:“标儿,陛下他……他也是没办法啊……”
朱标摇了摇头,泪水模糊了双眼:“母后,儿臣知道。可儿臣不想死,儿臣想陪着您和父皇,想看着雄英、允炆、允熥长大,想帮父皇守住这大明江山……”
朱元璋看着儿子悲痛的样子,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他猛地抬头,盯着天幕,声音带着雷霆之怒:“咱不管什么天命!标儿不能死!雄英不能死!这大明的储位,也轮不到天外来物指手画脚!来人,立刻去太医院,让御医把所有的名贵药材都拿出来,给太子和皇长孙调理身体!徐达,你去查!查常家,查蓝玉,查所有可能对太子和皇长孙不利的人!谁敢动歪心思,咱诛他九族!”
“臣遵旨!”李善长和徐达齐声应道,转身就要离开。
“等等!”朱元璋又叫住他们,目光扫过殿中文武百官,声音冰冷,“今日天幕之事,谁也不许外传!若是让民间知道了,引起恐慌,咱唯你们是问!尤其是你们,”他看向淮西勋贵和浙东文臣,“都给咱安分点!别想着借天幕之事搞小动作,谁敢在储位上动歪心思,咱先宰了他!”
百官连忙跪地,齐声喊道:“臣遵旨!不敢有二心!”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又看向天幕。天幕上的字迹已经消失,又恢复了漆黑的模样,悬浮在紫禁城上空,像是在沉默地注视着下方的一切。朱元璋攥紧拳头,心里暗道:不管你是什么妖物,不管未来是什么样,咱都不会让它成真!标儿、雄英,还有大明的江山,咱都会守住!
就在这时,朱雄英突然从朱标怀里探出头,小声问道:“皇爷爷,那个天幕还会出来吗?它会不会还说……说孙儿会死啊?”
朱元璋心里一软,走过去抱起朱雄英,用袖子擦了擦他脸上的眼泪,柔声道:“不会的,雄英。有爷爷在,没人能让你死。爷爷会让最好的医生给你看病,会让徐达爷爷保护你,你会健健康康地长大,将来帮爷爷和你爹守住大明的江山,好不好?”
朱雄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小手搂住朱元璋的脖子,把脸埋在他的怀里,小声道:“皇爷爷,孙儿相信您。”
朱元璋抱着孙子,感受着怀里的温度,眼眶突然红了。他抬头看向天幕,心里的怒火渐渐被一种坚定的信念取代——不管未来有多难,他都要拼尽全力,改变这一切。他不能失去儿子,不能失去孙子,更不能让他辛苦打下的大明江山,毁在所谓的“天命”手里。
马皇后走到朱元璋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朱元璋看向她,马皇后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支持。朱标也走了过来,扶着朱元璋的胳膊,沉声道:“父皇,儿臣也会努力保重身体,不会让您担心。儿臣会好好教导允炆、允熥,让他们成为能担起责任的人,帮您守住这大明江山。”
朱元璋看着妻儿,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点了点头,声音坚定:“好!咱一家人,一起守住这大明江山!”
殿中文武百官看着御座前的一家人,也纷纷站起身,眼神里充满了坚定。虽然天幕带来的消息让人心惊胆战,但此刻,所有人都有了同一个念头——无论未来如何,他们都要跟着陛下,跟着太子,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大明江山。
徐达转身离去,安排人手加强紫禁城的戒备,同时下令封锁消息,严禁任何人谈论天幕之事。刘伯温则快步走向太医院,他知道,太子和皇长孙的身体,是眼下最重要的事,容不得半点差错。李善长也召集了内阁官员,开始商议如何稳定朝堂,防止有人借天幕之事作乱。
夜色渐深,天幕依旧悬浮在紫禁城上空,漆黑一片,没有再显示任何字迹。但所有人都知道,从这一刻起,大明的命运,已经开始改变。朱元璋抱着朱雄英,站在奉天殿的台阶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夜空。他知道,接下来的路会很难走,但他不会退缩。因为他是朱元璋,是大明的开国皇帝,是这天下的主人。他要亲手改写未来,让他的家人,让他的子民,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父皇,夜深了,您抱雄英累了,不如先回殿内休息吧?”朱标轻声说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抱着朱雄英转身走进奉天殿。马皇后和朱允炆、朱允熥也跟了进去,文武百官也纷纷散去,各自忙碌起来。奉天殿内的烛火依旧明亮,映照着朱元璋坚毅的脸庞,也映照着大明未来的希望。
天幕静静地悬浮在夜空,像是在等待着什么。而紫禁城内外,一场关于命运的抗争,已经悄然开始。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