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宫寝殿的空气依旧凝滞,浓重的汤药味混合着冰鉴散发的寒气,形成一种令人胸闷的滞涩感。
李渊躺在龙榻上,双目紧闭,呼吸微弱但总算脱离了之前那令人心悬一线的濒死状态。
灰败的脸色透着一丝极淡的生气,仿佛狂风暴雨后残存的一缕微光。
然而,这微弱的光,随时可能被更深的黑暗吞噬。
李世民坐在榻边的锦墩上,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带的纹路,目光沉沉地落在父亲枯槁的面容上,眼神复杂难辨。
他在这里已经守了大半夜。
李承乾则侍立在稍远处,亲自用温水浸润的丝帕,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祖父干裂的唇角。
他的动作一丝不苟,神情专注,仿佛这擦拭便是此刻天下最重要的事。
只有站在他身侧的裴行俭,能看到太子低垂的眼睫下,那深潭般的眼底翻涌的,绝非仅仅是孝孙的忧虑。
“父皇,”
李承乾的声音打破了沉重的寂静,低沉而清晰,
“皇祖父脉象虽仍虚浮,但较昨夜已稍显沉稳,当是险关暂过。儿臣已命太医十二时辰轮值,所用汤药皆由专人试尝,寸步不离。”
李世民的目光从父亲脸上移开,投向李承乾。
他看到儿子眼中那掩饰不住的疲惫血丝,也看到了那平静表面下如冰层下暗涌的激流。
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久未开口的沙哑:
“你有心了。”
他的视线随即落在李承乾腰间悬挂的一个不起眼的灰色锦囊上,那里面,装着昨夜从那神秘“靛蓝人”身上撕下的一角靛蓝布帛。
“那东西查得如何?”
“锦衣卫、百骑司、连同袁师手下精擅追踪、辨识异物之人,皆已看过了。”
李承乾放下丝帕,语气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公务,
“布帛非中原所产,乃西域精纺的一种罕见染料所染,其靛蓝之色经久不褪,且带有异香。”
“硝石硫磺气味已散,但那丝檀香与之前袁师所报魏王府神秘僧人之气息,吻合。”
他没有说出结论,但每一个字都如同冰冷的钉子,将线索牢牢钉死在某个方向。
李世民的眼神陡然锐利如刀锋,周身散发出一股无形的威压,寝殿内的空气似乎都沉重了几分。
他没说话,只是放在膝盖上的手,指节微微泛白。
“父皇,”
李承乾迎着那锐利的目光,声音依旧沉稳,却带上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皇祖父此番病重,起得蹊跷,绝非自然衰老!太医院束手,脉象诡异,绝非风寒之症!”
“前有玄武刺客悍然行刺,后有‘靛蓝妖人’趁乱潜入禁宫,意图不明!两件事看似孤立,手法却都透着阴诡邪异,且目标直指皇祖父!此绝非巧合!”
他微微停顿,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儿臣断定,这两桩事,纵非山东门阀与魏王亲自动手,也必与他们脱不了干系!幕后黑手,即便不在长安城内,其耳目爪牙也必藏身其中!”
“他们行此毒计,表面是害皇祖父,实则剑指东宫!动摇儿臣侍疾尽孝之根本,抹杀儿臣于皇祖父病榻前竭力挽回之圣眷!其心可诛!”
裴行俭适时上前半步,低声道:
“陛下,殿下所言极是。崔家于山东根基深厚,门生故吏遍及朝野地方,尤其在医药、漕运行当中势力盘根错节。若有人欲以非常,他们确有渠道,也有动机!魏王--”
他点到即止,但意思已昭然若揭。
李世民沉默着。
殿内烛火跳跃,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阴影。
他看着眼前这个眼神锐利、条理清晰、在巨大压力下展现出惊人韧性与判断力的儿子,又想起另一个同样在朝堂上长袖善舞、野心勃勃的儿子。
帝王心术,如临深渊。
良久,他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
“朕知道了。太安宫守卫,增至三倍,由百骑司副统领陈伟亲自调配。一应饮食汤药,着可靠之人,给朕盯死了!”
这既是命令,也是一种默许。
他没有反驳李承乾的判断。
“儿臣领旨!”
李承乾躬身,眼中寒芒一闪而逝。
他需要的,正是父皇这态度!
东宫,丽正殿密室。
门窗紧闭,厚重的帷幕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响,只有牛油巨烛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在狭小的空间内回荡,更添几分压抑与肃杀。
李承乾端坐主位,烛光映照着他半边脸庞,棱角分明,眼神冷冽如九幽寒冰。
裴行俭与薛仁贵肃立在下,两人皆已换上便于行动的劲装,神情凝重。
空气中弥漫着铁与血的气息。
“皇祖父处,已有父皇亲令加强戒备,百骑司接手外围。”
李承乾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穿透力,
“但我们,不能把希望全押在别人身上!敌人手段阴毒,行事肆无忌惮,已丧心病狂!他们敢刺太上皇,就敢做更疯狂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