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亮,苏桐将那包纸条收进抽屉,锁好。她起身推开窗,庭院里已有宫人洒扫,落叶被扫成一小堆,静静燃起青烟。昨夜布下的眼线尚未回报新动静,但她知道,对方不会再轻易出手。
她刚坐下,春桃快步进来,声音压得低:“陛下已过宫门,正往这边来。”
苏桐站起身,问:“可有仪仗?”
“没有,只带了几名内侍和侍卫,像是临时起意。”
她点头,心中明白,皇帝此来不是为听颂词,而是要看真相。她立刻传令下去:各班照常上课,不得因驾临而停课行礼,学生也不许提前背诵应对。
“告诉讲堂所有人,今日与往日无异。”
春桃应声而去。苏桐整了整衣襟,走出文渊阁。她站在廊下,望着主道尽头,不多时便见玄烨宸的身影出现在院口。
他未穿龙袍,只着一件深色常服,脚步沉稳。走近时,目光先落在学堂门口悬挂的《四季图》上。那幅曾被撕去一角的画已被修补,边缘还留着浅浅折痕。
“这是学生们画的?”他问。
“是。”苏桐答,“每人一笔,不分出身。”
皇帝没再说话,只轻轻点了点头,抬步走入回廊。他不急于进屋,而是沿着窗边缓行,透过纸窗看里面的情形。
低年级教室内,十多个孩子正伏案习字。一名宫外学子握笔有些吃力,手指发紧,却一笔一划写得认真。旁边皇子轻声提醒他:“横要平,竖要直。”两人肩并肩,墨迹在纸上慢慢铺开。
再往前,高年级课堂传来讨论声。
“若遇水患,当先安民还是先修堤?”
“先安民。百姓无居,何谈劳役?”
“但若堤溃不止,灾情蔓延,又当如何?”
争论不休,却有条理。皇帝驻足片刻,嘴角微动。
转过角楼,操场上一群少年正在练操。动作整齐,口号响亮。角落里还有两名盲眼学子,在老师引导下凭声音辨位,跟随节奏摆臂踏步。
琴室中传来古琴声,七公主正弹《鹿鸣》,曲调清越。窗外站着几个旁听的小宫女,听得入神。
皇帝一路走完,回到文渊阁前,才开口:“你没让人准备?”
“不敢。”苏桐说,“臣所办之事,不怕看,也不必藏。”
他看了她一眼,眼神温和了些。
两人一同进入文渊阁。桌上已摆好《学堂日志》、学生作业册和课程安排。皇帝坐下翻阅,一页页看得仔细。
有份策论写道:“国之强,在于民智开。若只养贵胄,弃寒门,如树断根。”
另一本作业中夹着一张草图,画的是简化算盘,旁注“便于乡塾孩童识数”。
他翻到最后一页,是一张全班名录,每个名字后都有一句自述志向。有的写“愿为良医”,有的写“欲守边疆”,最末一行是赵禾的名字,写着:“我要回来教书。”
玄烨宸放下册子,沉默许久。
“这些人里,有农家子,有商贾女,也有罪臣之后。”他说。
“但他们现在,都是学生。”
皇帝抬头看她,终于笑了:“你做得对。”
他起身走到门前,对外朗声道:“拟旨——宫廷学堂自此列为常设,岁拨专款,由苏桐总领其事。另赐玉如意一柄,匾额一幅,以彰其功。”
内侍当即记下,飞报内阁。
不久,太监捧来玉如意,通体温润,雕工精细。随后又有宫人抬着红绸盖着的木匾进门。揭开一看,四个大字赫然在目:明德启智。
那是皇帝亲笔所书。
苏桐跪地接旨。她听见身后有脚步声,回头一看,授课女官带着几名学生悄悄站在门外,脸上全是喜色。
皇帝亲手将玉如意递给她:“你守住了这里该有的样子。”
她双手接过,低头道:“臣守住的,不是地方,是机会。”
他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只是拍了拍她的肩。
仪式过后,宫人开始挂匾。梯子架起,红绸缓缓拉开,金漆大字在晨光下熠熠生辉。学生们陆续从教室出来,站在庭院中仰头看着。
七公主跑过来,拉着苏桐的手:“先生,我们以后都不会散了是不是?”
“不会。”她说,“只要你们还想学,这扇门就永远开着。”
皇帝站在一旁听着,忽然问:“你觉得,十年后会怎样?”
“会有更多人走进来。”她望着那些年轻的脸,“也会有人走出去,改变一些事。”
他没接话,但眼神坚定。
春桃在一旁记录赏赐清单,手有些抖。她偷偷抬头看主人,发现苏桐站得比以往更直。那一身素色宫装,此刻竟显得庄重无比。
日头渐高,学堂恢复日常。读书声重新响起,一句句清晰有力。
皇帝临走前,单独留下她。
“昨夜的事,你压得很好。”他低声说,“王氏已被带走,不必再担心。”
苏桐微微颔首:“臣只想让今日的学堂,干干净净。”
“你做到了。”他说,“也让我看见,什么是真正的治国之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凤途冰魄:逆袭女帝传奇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凤途冰魄:逆袭女帝传奇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