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春闱
时维三月,序属仲春。然而京城,冬日的余威尚未散尽,料峭的春风里依旧裹挟着丝丝刺骨的寒意,这便是令人提心吊胆的“倒春寒”。
三月初八,对于天启的万千举子而言,是一个足以决定一生命运的日子——春闱会试之期。天际刚透出一抹鱼肚白,定北侯府的大门便已洞开,那沉重的朱漆木门发出的“吱呀”声,划破了黎明的寂静。门前,一辆装饰简朴却结实宽敞的马车早已备好,车夫正仔细地做着最后的检查。今日,侯府的长孙,年仅十六岁的萧瑾瑜,将辞别家人,踏入那决定无数士子前程的贡院考场。
府内,灯火通明。年仅十六岁的萧瑾瑜,身着一件半新不旧的藏青色直裰,虽面容尚带几分少年人的稚嫩,但眉眼间已具沉稳之气。
年岁虽长却依旧精神矍铄的老侯爷,今日特意换上了一身较为正式的袍服,亲自将长孙送至大门前的影壁处。他用力拍了拍瑾瑜尚且单薄却挺得笔直的肩背,声音洪亮却带着不易察觉的温和:“瑾瑜,进了那‘龙门’,心要静,气要沉。笔墨文章,贵在真知灼见,不必刻意求奇。你年纪尚小,此去重在历练,见识一番场面便是头等的收获。中与不中,皆乃常事,祖父在家,只等你安然归来。” 这番话,既是鼓励,也是减压。
一旁的老夫人林氏,头发虽已花白,身子骨却硬朗。她不顾清晨寒气,紧紧握着孙儿的手,反复叮咛:“我的乖孙,那贡院里头阴冷潮湿,听说号舍更是四处透风。祖母给你准备的厚袄子、棉护膝,定要穿戴上,万不可图一时轻便着了凉。吃食上,发的面饼务必就着热水慢慢咽下,千万别噎着……功名要紧,可祖母只盼着我的大孙平平安安、全须全尾地考完这九日,健健康康地回到祖母跟前!” 说着,眼角竟有些湿润,忙用帕子按了按。
瑾瑜心中暖流涌动,又带着沉甸甸的责任。他后退一步,整理衣冠,对着祖父、祖母深深一揖到底,声音清越而恭敬:“祖父、祖母金玉之言,孙儿谨记在心。请二老万勿挂心,孙儿必当善自珍重,九日之后,定当精神抖擞地步出贡院大门,再承欢膝下。”
此时,萧凛与罗晴也领着次子瑾言、幼子瑾棠以及女儿霏霏走了过来。萧凛身为禁军统领,自有威仪,此刻看着即将独自面对大考的儿子,目光中更多了几分父亲的期许与担忧。他并未多言,只是对瑾瑜点了点头。
罗晴今日穿着一身藕荷色衣裙,显得素净利落。她上前一步,先是温声对二老道:“父亲,母亲,时辰不早,我们这便送瑾瑜去贡院了。清晨寒气重,您二老也请早些回院子歇着,保重身子要紧。”
侯爷颔首,目光扫过一众儿孙,挥了挥手道:“去吧,我们就在这儿,看着你们的马车出了巷口再回去。”
萧凛这才开口,招呼着一家人登车。他扶了父母一把,又对车夫示意。马车缓缓启动,轧过青石板路,发出碌碌的声响。瑾瑜忍不住掀开车窗的帘子一角回望,只见影壁之下,祖父祖母相互搀扶的身影在晨曦中愈发显得苍老而坚定,直至马车转弯,身影没入高墙之后。
车厢内,气氛一时有些沉闷。罗晴目光落在长子身上,忍不住又替他理了理其实早已平整无比的衣领,柔声细语地再次叮嘱起来:“瑜儿,娘再说一遍,进了号舍,那考篮里的东西要归置好。厚袜子放在最上面,脚底暖和了身上才不冷。油布一定要挂好,防雨防潮……夜里若是看书,那盏小油灯莫要点的太久,费眼睛不说,烟气也重……”
“娘亲啊!” 坐在一旁的霏霏忍不住摇晃起罗晴的胳膊,娇声道,“您这都嘱咐第八遍啦!哥哥那般聪慧谨慎的人,早就烂熟于心了。您就省省力气,留到九日后,我们早早去贡院门口,接一个神采奕奕、金榜题名的哥哥出来,岂不是更好?” 她年方十六,正是活泼烂漫的年纪,一双妙目流转,试图驱散车内的凝重气氛。
八岁的瑾言和瑾棠也在一旁小鸡啄米似的点头附和:“就是就是,大哥最厉害了!”
罗晴被女儿逗得一笑,伸出食指轻轻点了一下霏霏光洁的额头,嗔道:“就你贫嘴!娘还不知道你,定是又嫌我啰嗦了。” 她转而看向瑾瑜,眼中是化不开的慈爱与牵挂,“好,娘不啰嗦了。九日后,娘一定第一个在贡院外等着,接我儿回家。”
瑾瑜看着母亲,心中酸软,郑重承诺道:“母亲放心,儿子定会照顾好自己。这九日,还请母亲勿要过于忧心,安心休息。儿子向您保证,必定全须全尾、精神饱满地走出贡院。”
一直沉默的萧凛此时清了清嗓子,打断了这略显伤感的话茬。他撩开车帘,望了望窗外,沉声道:“好了,贡院街到了。”
马车速度明显慢了下来,窗外人声鼎沸,车马辚辚,几乎寸步难行。透过车窗望去,但见贡院那高大的辕门前已是黑压压一片人头攒动。送考的、赶考的、维持秩序的兵丁……喧嚣声、叮嘱声、马蹄声、车轮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科举之年特有的交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后胎胎俩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后胎胎俩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