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穗号在星际航线上平稳航行,舷窗外的星辰如同被打翻的钻石匣,洒在深邃的宇宙画布上。阿凯将那几粒风沙星的赤金沙粒小心翼翼地收集到一个透明容器中,与之前从雾磷星带回的荧光石、熔浆星的火山岩碎片、冰极星的冰晶标本一同陈列在主控室的展示架上,构成了一幅微型的星际景观图。“还有56个标准日抵达绿荧星。”小汐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提醒,全息屏上瞬间切换出绿荧星的详细数据图谱,“这颗星球的大气成分复杂,92%的氮、5%的二氧化碳,剩余3%包含氰化氢、氟化氢等有毒气体,这些气体主要来自地表‘荧光树’的代谢产物。酸雨频率为每3个标准日一次,pH值最低可达2.1,对金属和有机材料具有强腐蚀性。”
林教授俯身凝视着屏幕上荧光树的三维模型,这种树木高达百米,树干呈深绿色,叶片如同镶嵌着无数荧光粉的碧玉,在黑暗中会散发幽幽绿光,这也是绿荧星得名的由来。“根据星际联盟百年前的探测数据,荧光树的根系会分泌一种‘毒性螯合剂’,能将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有毒气体释放到大气中,形成恶性循环。而酸雨则来自高层大气中有毒气体与水汽的结合,长期侵蚀下,地表土壤已经呈现强酸性,除了荧光树和少数耐酸微生物,几乎没有其他生命形式。”她指尖轻点,调出土壤成分分析图,红色区域占据了星球表面的87%,“土壤pH值普遍在3.0以下,重金属含量超标数百倍,这是生态改造的两大核心难题。”
阿木早已在培养舱内忙碌起来,他将荧光树的毒性代谢物样本注入模拟培养皿,观察三基因融合共生体的反应。屏幕上,共生体的活性在接触微量氰化氢后迅速降至40%,体表的保护膜开始分解。“不行,之前的共生体对有毒气体没有抵抗力。”他快速滑动屏幕,调出星际基因数据库中与“解毒”相关的基因序列,“我需要找到能降解有毒气体和耐受强酸的基因片段。”他的目光停留在一组来自“净化星”的微生物基因上,“净化星的‘噬毒菌’能将氰化物分解为无害的氮气和二氧化碳,还有‘酸适菌’的耐酸基因,或许可以构建‘五基因融合共生体’。”
阎丘兄弟的机械舱内,金属切割声与焊接火花交织。北刍一正用特制的“抗酸陶瓷涂层”处理地层勘探车的外壳,这种涂层呈淡灰色,能抵御pH值1.0以上的强酸腐蚀。“绿荧星的酸雨比我们想象的更厉害,普通合金在这种环境下只能坚持3个小时。”他指着身旁的新设备,“我们改造了勘探车的履带,换成‘防滑防腐蚀履带’,还在设备接口处加装了‘密封抗酸垫’,防止酸雨渗入内部电路。”北刍二则在调试“气体净化探测仪”,仪器的探头闪烁着蓝色光芒,“这个探测器能实时分析大气中有毒气体的浓度,还能收集酸雨样本,同时自带小型净化模块,能为我们的临时基地提供洁净空气。”
随着星穗号逐渐接近绿荧星,舷窗外的景象越来越清晰。这颗星球被一层厚厚的绿色云层包裹,云层中不时闪过淡紫色的电光,那是有毒气体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反应的迹象。当星穗号抵达大气层边缘时,主控室的警报突然响起,小汐的眉头瞬间皱起:“检测到高强度酸性风暴,风速每小时420公里,携带大量腐蚀性颗粒,预计12小时后抵达北半球着陆区域。”她快速调整星图,标记出一个位于巨型峡谷边缘的平缓地带,“只有这里的地形能阻挡部分风暴,我们必须在12小时内完成登陆和临时基地搭建。”
阿凯深吸一口气,紧握着操纵杆,将星穗号的倾角调整为30度,平稳驶入大气层。穿过绿色云层时,舷窗外的景象如同进入了一个奇幻的绿色世界,荧光树的顶端刺破云层,散发着幽幽绿光,宛如无数站立在星球表面的巨人。登陆舱着陆的瞬间,一股带着刺鼻气味的湿热空气涌了进来,头盔的气体检测仪立刻发出警报:“氰化氢浓度超标15倍,酸雨预警倒计时2小时。”
“动作快!”阿凯率先跳下登陆舱,脚下的土壤呈现出暗红色,踩上去松软如泥,还冒着细微的气泡——那是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与空气中的水汽反应的结果。阎丘兄弟迅速展开临时基地的支架,这种支架采用“折叠式抗酸合金”,展开后如同一个巨大的透明穹顶,能抵御酸雨和有毒气体的侵蚀。北刍一按下启动按钮,基地的净化系统开始运转,将外部的有毒空气吸入,经过多层过滤后,释放出洁净的氧气。
阿木带着培养舱和样本采集设备,小心翼翼地靠近最近的一棵荧光树。这棵树的树干粗壮,树皮上布满了深褐色的纹路,叶片上凝结着晶莹的水珠,那是尚未滴落的酸雨。他用特制的抗酸采集器收集了叶片样本和土壤样本,还捕捉到了一只在叶片间爬行的小型生物——它通体呈深褐色,体表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甲壳,能抵御强酸和有毒气体的侵蚀。“这是绿荧星的本土生物!”阿木的声音带着兴奋,“它的甲壳中可能含有能抵抗毒性的物质,对我们的共生体改造至关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刍氏自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刍氏自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