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款清晰,权责对等,既给了郑家实实在在的技术好处,也保障了湖广方面的核心利益和安全需求。
郑鸿逵仔细阅罢,心中盘算。火炮技术是他们最渴求的,能极大提升面对西夷战舰时的优势。贸易条款对郑家亦是大有裨益。至于军事互助,虽有些敏感,但也在情理之中。
“大都督诚意,鸿逵感佩。此章程大体可行。只是……”他顿了顿,“关于火炮图纸与工匠培训,能否再具体一些?合作研发之战舰,利益如何分配?”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具体的讨价还价。赵铁柱对技术细节抠得极严,哪些可以给,哪些必须保留,寸步不让。陈忠与黄得功则从贸易与军事角度补充。林慕义大多时候只是听着,偶尔在关键处插言定调。
谈判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最终,双方初步达成一致:郑家获得“破浪”炮改进型(非最新型号)的全套图纸及工艺指导,并派遣五十名核心工匠至武昌技术院接受为期半年的培训;扬武级战舰合作研制,成果共享,首舰由郑家出资在福建建造,后续武昌有权自建;贸易与军事条款基本依照原案。
“好!郑将军爽快!”林慕义抚掌,“既如此,便依此拟定正式盟约。愿我两家,海陆相携,共御外侮,同享太平!”
“大都督豪气!鸿逵定当禀明家兄,早日用印!”郑鸿逵也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此行目的,基本达到。
当晚,大都督府设宴款待郑鸿逵一行。宴席不算奢华,却颇实在,宾主尽欢。席间,郑鸿逵看似无意地提起:“听闻大都督与南京那边,似有些龃龉?”
林慕义举杯的手微微一顿,淡然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林某只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至于南京城中是是非非,无暇亦无心过问。”
郑鸿逵哈哈一笑,不再多言,心中却已明了。这位林大都督,志向绝非偏安一隅,与腐朽的弘光朝廷划清界限,态度鲜明。这对郑家而言,或许更值得投资。
宴席散后,郑鸿逵回到驿馆,立刻修书一封,将今日会谈详情及对林慕义的观感,密报郑芝龙。
而大都督府内,林慕义与陈忠、王五等人,亦在复盘今日之事。
“郑家胃口不小,但尚在可控范围。”陈忠道。
“技术输出,需严格把控,核心机密决不能外泄。”赵铁柱闷声道。
王五则低声道:“郑鸿逵随行人员中,混有南京的耳目,已被监控。”
林慕义走到窗边,望着江上郑家船队的点点灯火,目光深邃。
“海陆之盟初定,乃一大步。然,与郑芝龙合作,如同驾驭烈马,既要借其力,亦要防其蹄。”他缓缓道,“归根结底,自身强大,方是根本。水师扩建、战舰自造、火器改良,一刻也不能停。”
江风入室,带着水汽与远方的气息。这盟约,为湖广打开了一扇通往海洋的窗口,也埋下了未来纷争的种子。但无论如何,历史的车轮,已随着这江夜的灯火,悄然转向了一个新的方向。
喜欢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