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则在两天之内收到了好几封离谱的信件,每一封还都是加急的。
他首先打开了王海龙寄来的信,详细叙述了他们与荷兰商人的交易全过程,并记录了应元正的一言一行。
平南王看完后,生气地将信件摔在桌子上,“王海龙这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造枪也就算了,居然敢私自答应将枪支卖给荷兰人!他还有什么决定不敢做的!”
一旁的大安看到这一幕,将孙使的信件放在后面,先将应元正的信先递了上去。
“王爷先别急,在场又不是只有他一人,看看世子怎么说吧。”
平南王吐出一口气,接过大安递来的信件,打开一看,发现应元正的信不仅细节更加详尽,还解释了自己这么做的理由。
看完后,平南王的怒气便消了大半,大安就在这时递给他孙使的信件。
孙使的比另外两人的更加详细,不仅列出了应元正购买的所有物品,还提到了他对什么感兴趣。尤其是提到应元正竟然买了女装,让平南王颇感意外。
他将刚才的两封信放在一起对比,发现这个事只有孙使在信中提及,而应元正自己的信里却没有。
平南王拿着孙使的信微微一笑,对一旁的大安说:“想不到吧,这孩子还给林家那姑娘买了礼物。”
大安看到平南王的表情变化,也笑着回应道:“既然世子喜欢,那咱们就请林大人一叙。”
“可惜……他买的礼物不能送出去。”平南王却话锋一转。
大安垂着眼,微微躬身,“……确实,那些都是西洋礼物,一看就不是长期待在王府的世子能接触到的。”
平南王点了点头。
第二天,应元正一觉醒来,就等来了冯德的汇报。
“少爷,今天知县大人表现得很奇怪。身体不适还要硬撑着工作,如此敬业,小人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身体不适,还要硬撑着工作?难道是昨晚吓得还不够?
【他大概是怕自己不去县衙,你们反而更怀疑他,便还是上班了。】
‘真让人动容。’
应元正突然很好奇,“你觉得知县大人是个怎么样的人?”
冯德显得有些意外,思考片刻后回答:“知县大人是个能不做事就不做,能捞钱就捞钱的人。”
应元正震惊地看着他,这么直白吗?
“他……没什么优点吗?”
“能捞钱,对上也好,对下也好,就是优点。”冯德坦率地回应。
应元正顿时对眼前这个人刮目相看。他抬了一把椅子给冯德,把冯德吓得不轻。
“我们慢慢聊。”
冯德迟疑片刻,在应元正的眼神下还是坐下了。
“少爷真是……与众不同。”这是冯德的真心话。
应元正赶紧摆手,“也就是说,你们其实都挺信服他的?”
冯德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至少没有人反对。昌大人很擅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很擅长利益交换,从各方面来说都是最适合海镜县的。”
应元正点头,“你也挺擅长的。”
冯德苦笑道:“少爷有所不知,这里势力错综复杂,朝廷,商人,葡萄牙人,海盗,顺朝没有哪个地方有这里混乱。强势的官员待不长,太懦弱的又会被其他几方欺负,昌大人其实……已经很好了。”
这句话,应元正只信一半。
“你帮他说这么多好话,是因为他肯给下属钱?”
冯德尴尬地笑道:“少爷知道,就不用挑明了。”
他仔细观察应元正的脸色,缓缓开口,“少爷是……想把昌大人弄走?”
应元正最开始告诉他,自己是从京城来的,后来又能与王海龙交谈,这让冯德觉得他是京城某位大人物的公子。
而这个时候问起昌弘济,只有可能是昌弘济三年任期快到了,要决定他的去留。
冯德是不想昌弘济离开的,毕竟这位大人吃肉的时候,是真的给他们喝汤。
应元正摇头,他可没这个能力。
但他这样不说话的态度,让冯德更担心了。他犹豫着要不要再帮自己这个头头说点好话的时候,应元正突然问他,“你有想过升官吗?当个典史或主簿?”
冯德吓了一跳,急忙摇头,“‘三考升转’可没那么好过,就算获得‘出身’也需要通过吏部的考核和选拔。我们县又没有空缺,就算真的考上,我也可能要去其他县了。小人家就在这里,还能去哪儿呢。再说……”
他不好意思地笑道:“小人在这仰赖各位商家,过的也挺滋润的。”
应元正看他那个样子也能想到,仅靠小吏那点微薄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那行,你先回去吧。”
冯德欲言又止,但他该说的都说了,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昌大人不要被调走。
应元正在思考昌弘济怎么办的时候,孙使带着王爷的命令回来了。他将应元正带到书房里,才把信拿给他看。
“你看看吧。”
应元正看完有些吃惊,又觉得在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成冷宫皇子:从挨打到打皇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成冷宫皇子:从挨打到打皇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