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同轻纱,依旧眷恋地缠绕在云梦泽的水面与洲渚之间。汉王营地的炊烟早早升起,与泽中其他区域的炊烟混杂在一起,却又泾渭分明。一夜过去,双方相安无事,但那无形的界限,却比任何栅栏都要清晰。
萧何起得极早,站在营地边缘,眺望着渐渐苏醒的泽国。他看到远处的田垄间,已有农人开始劳作,动作娴熟,田亩整齐,沟渠分明,绝非寻常流民垦荒的景象。更远处,工坊区传来的敲打声密集而有韵律,显然并非小打小闹。他眼中闪过一丝惊异,这云梦泽的治理水平,远超他的预估。他暗自记下,准备稍后向刘邦详细禀报。
与此同时,张良也信步走出营帐,看似随意地漫步,目光却如同最精细的篦子,扫过沿途所见的一切。他注意到这里的道路虽为土路,却夯实得极为平整,路边甚至有简易的排水沟。偶尔遇见的泽中居民,虽衣着朴素,但面色红润,眼神清明,见到他这位陌生来客,虽有好奇,却无惊慌,只是礼貌地点头示意,便继续忙自己的活计。这种秩序井然的氛围,让张良心中对苏轶的评价又高了几分。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而在云梦泽的核心工坊区,徐夫子正板着脸,对着几名被允许前来“观摩学习”的汉军匠作营的工匠,讲解着一架改良水碓的原理。他语速不快,却字字清晰,只讲其然,不讲其所以然,更不涉及核心的齿轮传动与力矩计算。那几名汉军工匠听得如痴如醉,他们何曾见过如此巧妙利用水力的器械?一个个恨不得将徐夫子说的每个字都刻进脑子里。徐夫子看着他们的表情,心中暗自冷哼,面上却依旧是一副“爱学不学”的倨傲模样。苏先生说了,要展示,但不能掏心窝子。
周夫子则在自己的“学庐”里,接待了萧何派来的一名属官,美其名曰“探讨经典”。周夫子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从云梦泽为何要定下“均田授时”、“工勋授爵”的规矩,讲到圣贤之道与民生实际的结合,说得那属官连连点头,心中对这片水泽之地的治理理念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暗自心惊,这套体系虽显稚嫩,却隐隐有自成一格的趋势。
这一切的动向,都通过“铁壁部”和“风语部”的眼睛与耳朵,汇集到苏轶那里。
“萧何关注农事与工坊,张良留意民生与秩序,樊哙则在营地内操练不休,偶尔会到水寨附近远远观望‘护泽军’的操练,眼神颇不服气。”灰鹊低声汇报着。
苏轶点了点头,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刘邦集团就像一群经验丰富的猎人,在小心翼翼地评估着这片新猎场的价值与风险。
“让他们看。”苏轶淡淡道,“惊蛰,下午的操练,增加弓弩齐射和小队协同突击的演练,就在他们营地视野可及的水域进行。”
“明白。”惊蛰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下午,当密集的弩箭破空声和“护泽军”战士悍勇的喊杀声隔着水域传来时,汉王营地的栅栏后,悄然出现了不少身影。樊哙抱着双臂,看着对岸那些动作迅猛、配合默契的身影,尤其是那如同飞蝗般钉入标靶的弩箭,脸色变得有些凝重。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一群凭借地利和器械取巧的乌合之众,如今亲眼见到其训练水平,才知道项庄败得不冤。张良和萧何也默默看着,心中对云梦泽的军事实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展示肌肉的同时,苏轶也没有忘记“投喂”。他命人给汉营送去了一批新收获的瓜果和几条肥美的鲜鱼,以及一些蒲丈人医庐配制的、用于防治湿瘴之气的药草。东西不算贵重,却显得周到体贴。
刘邦看着这些送来的东西,脸上笑容更盛,对着张良、萧何感叹道:“这苏轶,年纪不大,做事倒是滴水不漏。既亮了拳头,又送了甜枣,是个角色!”
张良微微颔首:“示之以威,怀之以德。此子深谙御下之道,更难得的是,其志似乎并不局限于割据一方。观其制度,颇有普惠众生、另辟蹊径之意。”
萧何接口道:“然大王之业,亦需此等人物相助。其工械之利,农事之精,若能用于大王麾下,何愁霸业不成?只是……需得想个法子,让其心甘情愿才好。”
刘邦眯着眼,手指轻轻敲着案几,没有说话。他何尝不知云梦泽的价值?只是这苏轶,软硬不吃,规矩立得极严,让他有种无处下口的感觉。
夜色再次降临。汉营主帐内,烛火摇曳。刘邦、张良、萧何三人对坐。
“大王,”张良沉吟片刻,开口道,“强攻不可取,威逼恐生变。眼下看来,唯有‘润物细无声’一途。”
“哦?子房有何妙计?”刘邦来了兴趣。
“苏轶此人,重规矩,有理想。与其直接招揽,不若先投其所好。”张良分析道,“他可借我等之名吸引流民贤才,我等亦可助他‘扬名’。大王可修书几封,与那些尚在观望的诸侯、名士,言及云梦泽之安定富庶,苏先生之贤能。如此,既能示好于苏轶,亦可借机将我们的影响力,随着这些流民贤才,悄然渗入云梦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扶苏已死,秦匠当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扶苏已死,秦匠当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