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紧张的筹备中飞速流逝。终于,冬至日到了。
这一天,北京城天气晴好,虽是天寒地冻,但阳光普照,碧空如洗,仿佛天公也特意作美。
承天门外,早已是人山人海。获邀观礼的京城百姓挤满了指定的区域,翘首以盼。文武百官身着崭新的朝服,按品级端坐于观礼台。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片色彩斑斓、服饰各异的各国使节区。
朝鲜使臣李琛、崔溥正襟危坐,神情肃穆;琉球王叔尚宏面露激动与荣光;暹罗、吕宋、榜葛剌等东南亚、南亚使者交头接耳,难掩好奇与紧张。西洋人中,葡萄牙的迪奥戈·卡尔沃和佩罗·阿尔瓦雷斯坐在相对靠后的位置,但目光锐利,手中甚至拿着小本子和炭笔,准备记录一切。
而在一个特殊的位置,穿着蒙古袍服,但面色复杂的鞑靼三王子巴尔斯博罗特,也在明军“陪同”下就座。他自从被“留”在西山学习,内心经历了巨大的冲击,此刻,他既想亲眼看看这个征服了他心中“强敌”日本的帝国究竟有多强大,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屈辱感和一丝隐晦的期盼。
弘治帝朱佑樘身着十二章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在庄严肃穆的礼乐和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中,登上了承天门城楼,于御座落座。他俯瞰着下方浩瀚的人群、整齐的观礼席和迎风招展的龙旗,一股“九五至尊,君临天下”的豪情油然而生。他知道,接下来他将看到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他亲手支持并见证崛起的强大帝国。
礼炮轰鸣一百零八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司礼监太监高声宣布:“大明弘治十四年冬至阅兵,开始!”
首先进行的,是传统的仪仗与骑兵展示。庞大的皇帝仪仗队手持各种礼器、兵器,庄重行进。随后,由精选御林军组成的骑兵方阵,盔甲鲜明,战马雄骏,控马技术精湛,小跑通过观礼台前,马蹄声清脆而富有韵律,展现着古典的威武。
这些虽然让各国使者点头赞叹,但并未引起太大震动。毕竟,这是他们印象中强大帝国应有的排场。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的窃窃私语瞬间消失。
随着一阵节奏鲜明、沉重而统一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第一个新军步兵方阵,出现在了广场的入口。
“咚!咚!咚!咚!”
五千名身着统一深蓝色军装、肩扛燧发铳、枪刺如林的士兵,排成一个个无比规整的方阵,踩着精确到毫厘的正步,如同一堵堵移动的、散发着金属寒光的钢铁壁垒,向着承天门方向推进。
他们的动作完全一致,手臂摆动如同钟摆,脚步起落如同战鼓。数千人的方阵,整齐得让人产生幻觉,仿佛那不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而是一个完整的、拥有统一意志的巨大机器。
“敬礼——”方阵指挥官嘹亮的口令响彻广场。
“唰!”所有士兵同时行持枪礼,目光“刷”地投向城楼上的皇帝。那汇聚在一起的目光,充满了无比的崇敬与坚毅。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观礼台上,文武百官们瞪大了眼睛,他们虽然知道新军能战,却从未想过,简单的队列行走竟能走出如此惊心动魄、撼人心魄的气势!刘健捻着胡须的手停住了,谢迁微微张开了嘴,刘大夏眼中精光爆射,激动得拳头紧握。
各国使节区,更是陷入了巨大的震撼。朝鲜李琛和崔溥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骇,他们自诩礼仪之邦,军队也算严整,但与眼前这支军队相比,简直如同散兵游勇。琉球、暹罗等使者更是看得目瞪口呆,他们无法理解,人是如何能训练到如此地步的?
葡萄牙人卡尔沃手中的炭笔差点掉落,他低声对阿尔瓦雷斯惊呼:“上帝……这纪律性……太可怕了!这需要多么严酷的训练和多么强大的组织能力!”阿尔瓦雷斯面色凝重至极,飞速地在纸上记录着:“不仅仅是武器,是他们整体的军事体系……远超我们的想象。”
而坐在一旁的巴尔斯博罗特,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自幼在马背上长大,熟悉的是蒙古骑兵来去如风的战术,何曾见过如此强调绝对纪律和集体力量的军队模式?他仿佛看到,未来在草原上,任何试图冲击这种钢铁方阵的骑兵,都将被无情地粉碎。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攫住了他。
步兵方阵之后,是骑兵方阵。新军骑兵并非传统的重甲冲击骑兵,而是更注重机动和火器应用的轻骑兵,他们装备着马刀和短管燧发铳,控马娴熟,队形变换流畅,展现出与传统骑兵不同的风貌。
紧接着,真正的大杀器登场了!
由骡马牵引的,是整整一个炮兵营的新式火炮。包括适用于野战的轻型改良炮,以及数门体型更大、专为攻城和舰炮设计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天空,钢铁的炮身在冬日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幽光。炮手们坐在弹药车上,身姿挺拔。
当这些火炮隆隆驶过观礼台时,引发的震动远超步兵。所有人都明白,就是这些家伙,在九州将日本人的城池和骄傲一并轰成了齑粉!西洋使节们更是死死盯住那些火炮的细节,试图判断其口径、工艺和威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工科大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工科大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