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整个工业基础的问题,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哪怕他拥有超越时代的知识,也无法凭空变出高性能的合金钢、精密的机床和耐高温的橡胶。
“先生!咱们就不能用更好的材料吗?”朱厚照凑过来,脸上混合着 沮丧和不服气,“宫里有些贡品精铁,亮闪闪的,那个不行吗?”
陆仁摇摇头,耐心解释:“殿下,那些精铁数量稀少,只够做刀剑饰物,不足以支撑如此大的构件。我们需要的是能量产、成本可控的材料。”他指着锅炉,“而且,问题不单单是材料。还有热效率,我们现在烧十斤煤,可能只有一两分力气用来推动活塞,其余的热量都白白浪费了。如何让炉火更旺,让热水更快变成蒸汽,让蒸汽的能量更有效地传递出去…这里面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反复试验、改进。”
虽然困难重重,进展缓慢,但陆仁并没有丝毫气馁。他深知这是必经的过程。每一次失败,每一次泄漏,每一次卡死,都提供了宝贵的数据,都在逼近那个可靠的临界点。他不断调整着设计,简化结构,降低对材料工艺的要求,寻找着当前技术条件下最优的解决方案。
工棚之外,关于鞑靼使团南下的消息已经传开,朝堂之上想必正在为此商讨对策。北方的边患若能因此次契机暂得缓和,无疑将为大明赢得极其宝贵的战略发展期。
陆仁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台喘息着的原型机。边境的和平,或许能靠雷霆手段争取;但国家长远的发展与强大,终究要依靠眼前这看似笨拙、却蕴含着颠覆世界力量的钢铁巨兽。
他深吸一口气,对李振和工匠们道:“记录好这次的数据。泄漏点做好标记。老王头,你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用铜套弥补一下缸体的不平。殿下,别愣着,过来帮我计算一下,如果把这个连杆的长度调整一下,力矩变化会如何?”
工棚之内,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激烈的讨论声、以及蒸汽不甘的嘶鸣声再次响起。一切的艰难,都为了最终那一声划时代的、强有力的轰鸣。
而南下的鞑靼使团,正带着复杂的心情,一步步靠近长城。
未来的波澜,已在地平线上隐隐浮现。
喜欢工科大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工科大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