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水波染金。三人面面相觑,水桶里依旧空空如也,空气中弥漫着些许尴尬。
“咳咳…”陆仁干咳两声,试图挽回颜面,“看来此河之鱼,深谙格物之道,不轻易上钩啊。”
沈默扶了扶眼镜,一本正经地分析:“或与水温、水流速、饵料成分及水下地形等因素有关,需进一步观测…”
赵德柱最是实在,摸着咕咕叫的肚子,瓮声瓮气道:“俺看就是这地儿风水不好!鱼儿不赏脸!眼看天就黑了,总不能空手回去让丫丫她们看笑话吧?俺知道前头村口有老乡傍晚卖刚捞的鲜鱼,不如…”
陆仁与沈默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无奈与笑意。“善!”陆仁一拍大腿,“今日且算考察民情,体恤渔户!走,买鱼去!”
于是,三位西山产业的巨头,最终人手提着一条向村民买来的肥美鲤鱼,略显滑稽地骑马而归,途中还互相打趣,约定下次必要雪耻。
回到陆家在新家属区的小院时,已是炊烟袅袅。院子里传来少女们银铃般的欢笑声。丫丫、大丫、二丫、三丫这几个昔日的黄毛丫头,如今衣食丰足,竟都出落得亭亭玉立,在院中追逐嬉戏,活泼异常。
看着她们,陆仁忽然觉得“丫丫”、“大丫”这类乳名实在有些俚俗,与她们如今的模样和家中境况已不相称。
晚饭时,一家人围坐一堂,其乐融融。桌上自然少不了那三条“战利品”做成的菜肴。张氏和陆义看着儿孙满堂、衣食无忧的景象,脸上尽是满足。他们如今虽早已不需为生计操劳,却依旧闲不住,张氏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陆义则时常去各坊转转,看看能帮什么忙,与老工匠们聊天,仿佛劳动已融入骨血。
席间,丫丫悄悄蹭到陆仁身边,小手塞给他一小块东西,眨着大眼睛,献宝似的低声道:“哥,给你,周记铺子里新到的饴糖,可甜了!”
陆仁接过那块色泽微黄、质地有些粗糙还粘着些芝麻粒的麦芽饴糖,放入口中,一股浓郁的甜香顿时弥漫开来,但也带着这个时代糖制品特有的微微焦苦味和杂质感。
他笑着揉了揉丫丫的头发:“谢谢丫丫,真甜。”感受着舌尖那原始而粗糙的甜味,看着妹妹纯真的笑脸,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他的脑海:这时代的糖,尤其是洁白如雪的上等白糖,可是堪比香料的奢侈品,价高而量少。即便是宫中,上好的糖霜也是稀罕物。寻常百姓家,能吃上这等饴糖已是不易。而此时的制糖工艺,似乎还停留在相当原始的阶段…
若是…若是能利用现有的化学知识和简易设备,改进一下制糖工艺,做出更白、更纯、更甜、且成本更低的砂糖…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迅速扎根。这并非为了西山的宏图大业,而是想让家人的小杂货铺多一项独门的、利润丰厚的进项,也让寻常百姓能更容易地享受到纯净的甜味。这似乎比搞军工、玻璃更贴近生活,更充满烟火气,也更能直接改善身边人的生活质量。
饭后,陆仁并没有立刻钻进书房去推敲制糖的化学反应式,而是陪着父母在院中喝茶闲聊,听丫丫和几个姐妹叽叽喳喳地说着学堂里的趣事。窗外月色如水,院内灯火温馨,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余香和家庭的暖意。这种平淡而真实的幸福,才是他在这个时代奋斗之余,最能洗去疲惫、让他安心停靠的港湾。
至于制糖之事,倒是不急。或许明天,他可以从杂货铺买些现有的粗糖回来,先从家里的灶台开始小规模试验。又
一个源于生活、改善生活的小小目标,在他心中悄然萌芽。
喜欢工科大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工科大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