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看向兵部尚书马文升:“又如兵制革新,风险尤大,试点选择更需稳妥。臣闻山西行都司大同府蔚州,地处边陲,卫所弊病尤显,亟需整顿。且该州判官马武,亦为臣之好友,勇毅果敢,通晓军事,若由兵部统筹,以其为佐贰协助推行新军试点,或能因地制宜,降低风险。”
内侍将奏折送至御前。弘治帝展开细看,尤其注意到试点地点的调整,眼中赞许之色更浓。这份计划书不仅详实,更体现了对执行层面难度的考量和人选上的深思熟虑。
“好!思虑周详,人选得当,试点之地亦颇具匠心!”皇帝抚掌轻叹,随即让内侍将奏折传递给诸位大臣阅览。
奏折在重臣手中传阅。看到计划书将宏大的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可操作、可验证、范围受限的小步骤,并且试点地点选择了有得力官员(徐文谦、马武虽官位不高,但其能力以及与陆仁的关系,在场大佬或有耳闻)的地方,诸位大臣紧绷的脸色进一步缓和。
刘健看到“枣强试点”,沉吟道:“枣强县…徐文谦此人,老夫似有耳闻,确为干吏。于一县试行,即便有差池,亦易控制。”
马文升看到“蔚州试点”,微微颔首:“蔚州地处要冲,马武…可是马昂马总兵之子?确是勇毅之辈。于一州之地,边镇之中试行新军制,虽有风险,但若成功,其示范意义重大,且马武在此地,或能得其父些许照应,的确比别处更妥。”
周经对“振兴工商”部分仍存疑虑,但见其先是“调研”、“评估”,也稍感安心。
皇帝见时机成熟,便朗声道:“诸卿之意,朕已明了。变法固难,然固步自封亦非长治久安之道。陆卿此纲,胜在务实,重在试点,且于关键处考量周详。既如此,朕意已决!”
众人屏息凝神。
“其所陈《五年发展纲要》,准其先行于西山兴业总局及格物院所属范围内试行!其所提涉及各部之事:枣强县田亩管理试点,着户部派员协同监理,真定府、枣强县务须全力配合;蔚州新军试点,着兵部统筹规划,大同总兵官及蔚州卫所官员需予协理,马武协办具体事务;工匠学堂、器械改良,着工部关注并提供必要协助;吏治考核新法试点于西山内部进行,吏部、都察院可派员观察……诸部皆需以试行、协理、观察之态度予以配合,而非全面推行。每季需将试行进展、成效、难题具折奏报,由内阁汇总统筹。试行期间,若遇重大阻碍或显出明显弊端,即刻叫停。待一年后,视试点成效,再议是否调整及如何推广。诸卿以为如何?”
皇帝这番决断,既赋予了陆仁试验的空间,又将试验范围严格限制在西山和几个有较好执行基础的试点区域,同时要求各部监督协理而非盲目跟进,并且保留了随时叫停和后续评估的权力,可谓极其稳妥周全。
如此一来,即便是最持重的刘健、马文升等人,也觉得无法再反对。毕竟只是小范围试点,且有得力官员在前,风险更可控。
众臣相互看了看,最终齐声躬身道:“陛下圣虑周详,臣等遵旨!”
弘治帝脸上露出了笑容,看向陆仁:“陆卿,朝廷已给你机会和舞台,望你谨记‘试点’二字之重,与徐文谦、马武等地方官员密切配合,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莫负朕望,莫负诸卿今日之慎!”
陆仁强压心中激动,深深一揖到底,声音坚定而清晰:“臣,领旨谢恩!必与徐、马二位同年同心协力,以如履薄冰之心,行脚踏实地之事,兢兢业业,办好试点,以实效回报陛下天恩与朝廷信任!”
一场可能引发朝堂巨大争议的风波,在皇帝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试点于友”的稳妥策略下,暂时平息。
大明王朝一场由点及面、自下而上的缓慢变革,终于获得了最初的、有限的通行许可。
真正的考验,此刻才刚刚开始。
喜欢工科大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工科大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