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个月的长途跋涉,跨越山河,两辆风尘仆仆的马车,终于在这一日的晌午,远远望见了那如同巨兽般盘踞在华北平原上的煌煌帝都——京城。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仿佛接天连地、望不到尽头的巍峨城墙。巨大的青砖垒砌,高耸如山岳,在秋日的阳光下泛着冷硬厚重的光泽。墙头上,垛口森然,敌楼巍峨,旌旗隐约可见。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浑,远非开封府城所能比拟。
“我的老天爷啊……”二伯母赵氏第一个忍不住惊呼出声,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这……这墙也忒高了!这得用多少砖啊?这得修多少年啊?”她下意识地用衡量乡下院墙的方式去估算,结果发现自己想象力完全不够用。
丫丫和三个堂姐妹早已把脑袋挤出了车窗,看得目瞪口呆,连惊呼都忘了。
大丫喃喃道:“这……这就是京城?这墙比咱们后山还高……”
二丫则是盯着远处那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光芒的琉璃瓦顶建筑群,痴痴道:“那些房子顶上是镶了金子吗?怎么那么亮?”
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陆义,也忍不住微微探身,看着那巨大的城郭,眼中充满了震撼。
陆孝更是激动得搓手:“乖乖,这就是皇上住的地方!真气派!真威风!”
唯有陆仁,因有前世记忆和今生的见识,虽也感叹于这古代帝都的雄伟,但尚能保持平静。他微笑着向家人介绍:“那是内城的城墙,里面还有皇城、宫城。京城之大,超乎想象,我们如今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车队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缓慢地通过高大的城门洞。一进入城内,更大的喧嚣和繁华如同热浪般扑面而来!
笔直宽阔的青石街道,足以容纳数辆马车并行。两侧店铺鳞次栉比,旌旗招展,招牌琳琅满目。绸缎庄、酒楼、茶肆、银号、当铺、车马店……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其繁华程度远超陈留甚至开封。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南腔北调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马蹄声、车轮声交织成一曲沸腾的都市交响乐。
“哎呀!快看那人穿的衣裳!料子真好!”
“那是什么点心铺子?香味飘这么远!”
“好多马车!比咱们县太爷出巡还气派!”
后车里的惊呼声此起彼伏,几个女孩的眼睛都快不够用了,只觉得看什么都新鲜,看什么都稀奇。张氏和赵氏也是看得眼花缭乱,同时又暗暗咂舌:这京城的东西,看着就贵气!
陆仁按照前世模糊的记忆和今生的打听,指挥车夫穿过几条热闹的大街,最终在内城崇文门附近,寻了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体面的“同福客栈”停下。
之所以选这里,是因它位置相对便利,又非最顶级的繁华区域,价格或许能稍温和些。
然而,即便有所心理准备,当客栈掌柜报出房价时,张氏和赵氏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什么?一间上房一天要五百文?普通的也要三百文?”赵氏的声音都尖利了几分,她在陈留打理商会店铺,对物价极为敏感,“这……这都快赶上俺们那儿一石米价了!”
张氏也是肉疼不已,小声对陆仁道:“仁儿,这……这也太贵了。要不,咱们找个再偏点儿的地方?”
陆仁心中也是感叹“居京城,大不易”,但面上依旧平静,安抚道:“娘,二伯母,初来乍到,先在此处安顿下来,方便打听消息。我们人多,长住客栈非长久之计,还需尽快寻觅宅院。”
他爽快地付了五天的房钱,又要了几间相邻的上房和普通房间。看着那一小串沉甸甸的铜钱交给掌柜,张氏和赵氏的心都跟着抽了一下。
安顿好行李车马,稍事休息后,陆仁便不敢耽搁。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父亲陆义、母亲张氏以及精明的二伯母赵氏,去找牙人打听房源。
京城的牙人果然见识不凡,听闻是新科状元郎要买房,态度热情了不少,但报出的价格更是让人心惊肉跳。
“状元公您瞧,这处三进的院子,就在国子监边上,文气鼎盛!原是一位侍郎致仕后留下的,家具物什一应俱全,拎包即住!售价嘛……也不贵,纹银八千两。”
“噗——”正在喝茶的陆义差点一口水喷出来。八千两!在陈留能买下大半条街了!
张氏和赵氏的脸色都白了。
牙人又介绍了几处,要么位置偏远,出行不便;要么价格高昂,远超预算;要么就是院子破败,需要大量修缮。
一连看了三四天,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张氏和赵氏从最初的咋舌,到后来的麻木,再到几乎要绝望了。京城的房价,简直如同那天边的云彩,看得见摸不着。
就在陆仁都开始考虑是否先租赁一段时间时,一个年轻的牙人悄悄找上门来,神秘兮兮地说有一处“急售”的房产。
“状元公,小的手里有处院子,就在崇文门附近的泡子河胡同里。是个二进的院子,原主是位南边的商人,生意出了岔子,急需现银周转,所以价格上……好商量。只是院子有些年头了,需要稍稍拾掇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工科大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工科大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