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肃与彭城奉旨完婚,元宏为掩人耳目,在诏书中,将彭城改封为陈留长公主。
八九交月,天气不冷不热,刚刚好。
新房内暖意融融,几支粗陶烛台燃着红烛,跳跃的火光将四壁映得通红。
彭城公主忐忑不安, 身着一袭红色锦裙,坐在銮仗之中等着王肃归来, 他还在和将士同僚们拼酒。
苏兴寿见夜色已深,怕彭城公主感觉冷落,恰如其分的走过去,搀起了王肃对众人说:“将军不能再喝了……”
王肃这才得以抽身来到新房,他满面笑意,慢慢掀去了彭城的盖头,只见她眉眼间尚流淌着颠沛流离逃的仓促,一丝丝哀怨和不安,缠绕在眉梢,真是楚楚动人。
见王肃掀了盖头,她仿佛松了一口气,垂着眼帘,指尖微微攥着裙角,脸上晕开一层淡淡的红晕,娇羞得不行。
王肃禁不住抿嘴一笑,倒了交杯酒,递给彭城。
彭城公主瞟了眼他,可真是身姿挺拔,容貌秀美,正是自己如意郎君,然后……没敢再看,因为已经慌得酒杯都端不住了。
她心里暗道:“这杯酒怎么比鲜卑弯刀还能对付?颤巍巍,欲洒不洒的。”
好歹走完程序,王肃大咧咧将她抱起倒入了红绡帐底,她还是那个状态,不敢正眼看他,躲躲藏藏,紧张的要命。
她惶恐的状态彻底把王肃整糊涂了,不是都成过一次婚了吗?应该轻车熟路啊,怎么还跟个没经验的小丫头一样?
此时的彭城公主手脚酥麻,完全没了主张……
在朦胧的烛光里,王肃突然发现彭城公主泪落如雨,再一低头,又见桃花簇簇开,这才恍然大悟,彭城公主居然还是完璧之身!
他只听说彭城公主的前夫刘承绪身体不好,没想到是这个情况……
彭城公主将脸扭到一边,轻声道:“我之前虽与刘承绪有夫妻之名,但并无夫妻之实……”
这位满腹经纶的世家大儒,说不好是个什么心情,目光灼灼地落在彭城公主的身上,带着抑制不住的欣喜与珍视,还有一种隐隐的心疼。
彭城公主温柔娇羞的目光撞进了他坚定热烈的眼眸里,王肃诡谲一笑,道:“没事,我教你……”
连日来的惶恐与数年的委屈,在这一刻瞬间消散。
与第一次大婚不同,没有三书六礼,没有鼓乐喧天。
只有红烛燃得正旺,映照着简陋却整齐的陈设,也映照着两人缠绵的身影……
公主与驸马如胶似漆,羡煞旁人,王肃也彻底服了,办理军务,老婆跟着,巡营老婆跟着,连操练士兵,她也一顿搅和。
不过王肃也乐得见她如此依恋自己,只是偶尔开个玩笑,问道:“公主寸步不离,是怕我跑了吗?”
“不是,我也不知道怕什么,一看不见你,心就慌张。”彭城依然心直口快,只是语声温柔的能拧出水来。
彭城虽然贵为公主,但是自小父母双亡,对她没有过多关照,几乎是跟着太监、宫女长大的,虽然锦衣玉食,就是缺乏点安全感。
她这种不安也不是空穴来风,好歹遇到了自己的命定之人,还是个有发妻的,而且彭城看得出来,王肃对发妻情谊深厚,万一谢氏出现,她只怕自己的幸福会被搅合成镜花水月。
可是怕什么来什么。
元宏突然诏王肃去行宫,有事商议。彭城还是死活要跟着,不停地说想皇兄了。
王肃只好带她同行,毕竟彭城现在是陈留长公主,没人搞得清楚她的真实身份。
君臣见面,聚在一起商量,该找个什么理由撤军比较合适。
总不能说家里老婆乱搞,要夺权吧?
王肃沉思了一会儿,探寻着问:“陛下,礼不伐丧,如何?”
元宏满意的一笑,这个理由正合心意,他接着说道:“朕也是这样想的,昔晋文公伐卫,闻卫君卒而还,后世称其仁。今朕效法先贤,因萧鸾驾崩,罢征止戈,正可让南朝朝臣百姓知朕尊礼义、重教化,讲仁义。”
元勰也连连说好。
师出有名也就罢了,回师也得有个讲究,要不面子往哪里搁?
议事结束,王肃刚要带着彭城离开,一名侍卫磨磨蹭蹭的走了进来。
他弓着身子,将一封信放在了王肃的案头,偷瞄了一眼彭城公主,又看了看元宏,小心翼翼地禀告道:“外面来了一位女子,还带着俩个女孩儿,不过六、七岁年纪!
那女人说是王肃将军的……发妻,从江南逃难来此……,小的不让她进,她就说她刚才在门口看见王肃将军进行宫了,让小的把这封信交给王肃大人即可……”
谢氏历经千辛万苦,还真的找过来了!
王肃霍然起身,但是“嗖”一声,信没影了,早被彭城公主一把抽走。
谢氏自然才华横溢,她应该是打听到了王肃已经入赘皇家,娶了陈留长公主,所以才特意找到此处,颇有些论理的意思。
看你元宏怎么办?
她作了一首五言诗赠给王肃,诗中写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