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代表:“董事长,如今百废待兴,我晋国愿意承担总部部分防御费用,但最近我们北边市场压力也大,你看这个预算……”
郑伯代表:“董事长,洛邑周边的一些小市场(土地),为了安全起见,不如由我们郑国代为管理?我们一定按时向总部缴纳管理费(贡赋)!”
卫侯代表:“关于市场规则(礼乐),我们觉得可以适当灵活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竞争环境……”
周平王坐在主位上,听着这些“分公司老总”你一言我一语,几乎替他安排好了所有事情。他名义上是最高决策者,但实际上,连总部的人事任免、财政预算、甚至安保工作,都需要看这些诸侯的脸色。他们名义上是来“朝贡”、“述职”,实际上更像是来“开会”、“分配利益”。
会议结束后,周平王独自一人走到洛邑的宫墙上,望着远方的田野和稀疏的村落,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回想起祖父、曾祖父时代,天子一声令下,诸侯莫敢不从。那时的大周董事长,是真正的集团领袖。
而现在呢?
他这个董事长,调动不了任何一家分公司的资源(军队),每年的收入全靠几个还有点“老感情”的诸侯象征性地上缴一点“管理费”(贡品),过得紧紧巴巴。稍微大一点的事务,都要和诸侯们“商量”,其实就是听他们的意见。诸侯之间发生纠纷,他想去调解,人家表面上客气,背地里该打打,该争争,根本不理他那个茬。
“这董事长当得……”周平王苦笑一声,自言自语道,“权力还没一个部门经理大,责任倒是一点不少,就是个高级吉祥物啊。”
的确,大周集团进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总部(周天子)名义上依然是最高权威,是“品牌所有者”,但实际控制力和收入来源大幅萎缩,沦为了象征性的“共主”。而各大诸侯子公司,则凭借其实力,开始了激烈的内部竞争和兼并扩张,进入了“春秋战国”的“大乱斗”时代。所谓的“尊王攘夷”,“尊王”更多是打个旗号,为自己谋利找块遮羞布;“攘夷”倒是真的,但也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市场。
【跨时空吐槽会议室·第二卷收官总结】
周武王姬发(痛心疾首):完了,全完了!朕辛辛苦苦并购上市,指望江山永固,结果才传了十一代,就搞成了加盟模式?!早知道当初就该彻底直营(实行郡县制)!
秦始皇嬴政(得意):看吧看吧!这就是分封制的弊端!权力分散,尾大不掉!只有像朕这样,取消所有分公司,全部改为直营事业部(郡县制),中央集权,才能避免这种尴尬!虽然……朕的大秦集团二世而亡了……(突然有点心虚)但那是因为别的原因!
汉高祖刘邦( pragmatic):哎呀,有时候加盟模式也有好处嘛,前期扩张快。你看我大汉,不也是郡国并行?关键是总部得有能力制衡这些加盟商(诸侯王)!后来我孙子武帝不就搞了推恩令,慢慢削弱他们嘛。
明太祖朱元璋(霸气):咱觉得啥模式都不如把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所有儿子都给咱分出去当藩王,给咱守边疆,但谁敢不听话?削死他!……呃,好像咱孙子建文后来也遇到了点麻烦?(陷入沉思)
清乾隆帝弘历:所以嘛,做董事长,最重要的是平衡之术!既要让下面的人有力气干活,又不能让他们有力气造反。朕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心得的!(一脸自得)
周平王的叹息,随风飘散在洛邑的上空。这标志着以“镐京总部”为核心的“西周农家乐”正式落幕。一个更加精彩纷呈、也更加残酷激烈的“春秋战国大乱斗”时代,即将拉开序幕。各大“分公司”将不再满足于总部的空头任命,他们将要争夺的是真正的“市场主导权”和“行业标准制定权”。
而那位名为“天子”的董事长,将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 mostly 作为一个背景板,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子公司”们上演一幕幕合纵连横、兼并收购的商业大战,直到最后,被一家最强大的“子公司”彻底“反向收购”。
第二卷【商周农家乐】,完。
喜欢帝王串串烧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帝王串串烧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