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大厅内,火药味比之前问责鲧时更浓。
舜刚刚陈述完禹的“疏堵结合”新方案,并正式推荐由禹来接任治水之责。
话音刚落,就炸开了锅。
“什么?禹?鲧的儿子?老子刚把事情搞砸,儿子就能行?这岂不是笑话!”一位脾气火爆的首领率先发难。 “疏堵结合?说得轻巧!不就是把他老子那套和不知哪来的胡思乱想掺和在一起?谁知道是不是换汤不换药!” “工程浩大?耗时更长?我们还有几个九年可以等?到时候失败了,谁负责?他禹拿什么负责?难道还要再流放一个?” “我看摄政君是病急乱投医了!如此重任,岂能交给一个毫无经验、只有空想的年轻人?”
反对声浪一浪高过一浪。质疑禹的能力、质疑方案的可行性、质疑舜的动机……几乎所有的部落首领都持反对或极度怀疑的态度。甚至连一些原本支持舜的首领,此刻也保持了沉默,觉得这个决定太过冒险。
共工氏的代表更是阴阳怪气:“摄政君,莫非是觉得我共工氏无人了?宁愿用一个罪人之子,也不愿再相信我族治水之法?疏导?惊扰山川神灵之罪,谁来承担?”
舜站在众人面前,面沉如水。他早已预料到会是这个局面。他深吸一口气,没有立刻反驳,而是等声音稍微平息,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嘈杂。
“诸位!”他目光扫过全场,“我问诸位几个问题。”
“第一,除禹之外,谁还有一套完整的、不同于鲧的治水方略?谁愿意在此刻站出来,立下军令状,接过此事?”
大厅内瞬间安静了不少。没人敢接话。
“第二,禹之方案,可是空想?”舜提高了音量,“他居陋室,数年如一日,勘察记录、演算推演,其所掌握之水文地理,远超我等在座任何人!他所言之‘疏堵结合’,何处该疏,何处该堵,皆有依据,而非信口开河!尔等谁曾如他般,下过如此功夫?”
有人开始目光闪烁。
“第三,论身份?父之过,岂能累及子?尧帝圣明,流放鲧而未罪其族,正是此理!如今是用人之际,当唯才是举!禹之才,于治水一道,我舜,愿以名誉担保!”
舜的声音铿锵有力:“第四,共工氏善于筑坝,功不可没,新方案中,‘堵’之一环,仍需倚重贵部之力!并非弃而不用,而是要用对地方!此非排斥,实乃整合优化!”
他一步步瓦解着对方的论点,既摆事实讲道理,也打感情牌,同时还不忘安抚潜在的合作力量(共工氏)。
“我知道诸位担忧,恐再遭失败。”舜的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丝恳切,“然固步自封,坐以待毙,难道就不是失败?尝试新法,或有风险,但亦有无限希望!禹之方案,是我所见最具可行性之策!若因畏惧风险而弃之不用,我等如何面对流离失所的族人?如何面对后世子孙?”
他最后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尧帝,深深一揖:“帝君!禹之才,胜其父多矣!其方案之详实,思虑之周密,臣亲眼所见,深信不疑!恳请帝君,予禹一个机会,予天下苍生一个希望!”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尧帝身上。
尧帝的手指依旧缓慢地敲击着扶手,他的目光从激愤的首领们身上,移到慷慨陈词的舜身上,最后,仿佛穿透墙壁,看到了那个在陋室中埋头演算的年轻人。
他知道舜不是在冒险,而是在进行一场经过周密计算的“投资”。他也知道,这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良久,尧帝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最终的权威:“舜之所言,有理。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禹,或许真是天命所归之人。”
他顿了顿,一锤定音:“即日起,擢升禹,总领治水事宜,一应资源调配、人员征召,皆需配合。舜,你全力协助,统筹协调各部。”
“帝君!”还有人不甘心想要反对。
尧帝抬手制止,目光锐利:“朕意已决,不必再议。禹若成功,天下幸甚;若失败……朕,与他同担此责!”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帝君竟将自身威望与禹捆绑!至此,再无人敢公开反对。
舜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知道,最艰难的一关,过去了。
【跨时空吐槽互动】
金牌销售(舜): “搞定!面对客户(首领们)的无数质疑(Objections),精准应对,化解顾虑,最终推动决策者(尧帝)拍板!这单能成,年底销冠稳了!”
吃瓜群众: “尧帝最后这句‘同担此责’帅炸了!这才是顶级BOSS的担当!手动点赞!”
风险控制官: “尧帝这是all in了!风险极高!但回报也可能是史诗级的!这魄力!”
剧透党: “恭喜禹总喜提‘地狱难度’副本入场券!您的新手大礼包(烂摊子)已送达,请查收!”
喜欢帝王串串烧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帝王串串烧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