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陈峰与文明意识共鸣,逼退星海共同体,已过去五十年。
这五十年,是晨曦星域真正意义上的“黄金时代”。那种弥漫星域的深层共鸣虽已平息,但其带来的影响是永久性的。人类与“逻各斯之芽”的共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深邃,对规则的理解和运用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新一代的“规则感应者”——现在他们更被称为 “星语者”——在完善的教育体系下健康成长,他们不再是潜在的威胁,而是探索宇宙、建设文明的先锋。城市悬浮于星云之间,巨大的生态飞船如同移动的森林,在星域内缓慢巡游。
陈峰和林晚,已成为文明不朽的活历史与精神图腾。他们依旧活跃,但更多地是作为指引者而非直接管理者。赵卫国终于安心退休,带着他的老兵故事成了孩子们最欢迎的“传奇爷爷”。艾琳娜的维度安全部已演变为“宇宙现象研究院”,专注于探索更深层的宇宙奥秘。
和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也带来了新的……重量。
这种重量,体现在边境哨站“远望七号”的指挥官,李振身上。
“远望七号”位于晨曦星域的最外围,靠近一片尚未完全测绘的、被称为“尘埃之海”的广袤星云。这里远离核心星域的繁华,日子单调得如同循环播放的旧唱片。李振每天的工作就是盯着传感器屏幕,看着那片永恒的、仿佛凝固了的尘埃云,处理一些微不足道的星际尘埃碰撞警报。
他曾是赵卫国手下最富冒险精神的舰长之一,渴望在星海中建功立业。如今,他感觉自己像被遗忘在时间角落的守墓人,守护着一片无人问津的宁静。和平,对他这样的军人而言,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温柔的牢笼。
“指挥官,又是常规波动,尘埃云内部的引力微扰,参数在正常范围内。”年轻的传感器操作员打着哈欠汇报。
李振“嗯”了一声,目光却没有离开主屏幕。不知为何,他总觉得那片“尘埃之海”最近安静得有些……过分。仿佛连原本应有的、随机的能量辐射都变得规律了起来。是长期值守产生的错觉吗?
“提高扫描敏感度,尤其是对背景辐射谱进行深度分析。”他下达命令,更多是出于一种老兵的直觉,而非真的认为会发现什么。
几天后,分析结果出来了,带着一丝令人不安的异常。
在“尘埃之海”那单调的背景辐射中,嵌入了一段极其微弱、几乎与环境噪音融为一体的规律性调制信号。信号并非指向晨曦星域,也非任何已知的通讯协议,它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低语,或者说是某种庞大系统运行时泄露出的一丝“静电”。
“像……机器的呼吸声。”操作员试图描述。
更诡异的是,当研究院的专家尝试用“星语者”的感知能力去解析这段信号时,反馈回来的是一种模糊的、冰冷的空洞感,并非恶意,也非善意,而是一种纯粹的、非生命的存在感。
“不是自然现象,”艾琳娜在接到报告后,立刻联系了陈峰和林晚,“但也绝非我们已知的任何智慧文明造物。它太……‘干净’了,没有任何情感或意识的杂质。”
陈峰的意念跨越空间传来,带着一丝沉吟:“我感知到了。它很遥远,并非来自‘尘埃之海’本身,而是透过那片星云……渗透过来的。像是一面墙壁后传来的……振动。”
消息被控制在最高层级。一个未知的、非生命的、却能发出规律信号的“东西”,存在于晨曦星域的边境之外。这立刻引起了陈峰和林晚的警觉。经历过星海共同体和“归乡者”的事件后,他们深知宇宙的未知远非眼前和平所能掩盖。
“派出‘探路者’小队,”林晚决策,“两艘最新型的‘幽影’级侦察舰,配备最强的隐匿系统和自卫火力。李振指挥,允许在必要时进行非接触式侦查。任务是确认信号源性质,评估潜在风险,严禁主动接触或挑衅。”
命令下达到“远望七号”,李振沉寂已久的热血仿佛被瞬间点燃。他终于等到了!不是 routine patrol (例行巡逻),而是真正的、指向未知的探索任务!
他亲自挑选了最优秀的船员,两艘流线型、涂装着吸收雷达波特殊涂层的“幽影”舰如同暗夜中的匕首,悄无声息地滑出哨站,一头扎进了那片沉寂了亿万年的“尘埃之海”。
航行是漫长而压抑的。星云内部能见度极低,传感器受到严重干扰,只有那段诡异的“机器呼吸”信号,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或者说,是深渊中的回响),指引着方向。
随着深入,信号逐渐变得清晰。同时,传感器开始捕捉到一些新的、无法解释的现象:偶尔有巨大的、非自然的几何阴影在尘埃云中一闪而过,其规模远超任何已知舰船;空间的曲率出现无法用已知质量解释的微小畸变;甚至有一次,一艘“幽影”舰的船员报告称,在舷窗外看到了一个完全由光线构成的、不断旋转的立方体,但它瞬间就消散了,仿佛只是幻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空戒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星空戒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