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看着桌上那份写着“海鸥项目”的泛黄档案袋,又看了看陈思远那张视死如归的脸,和旁边抱着饼干盒,一脸“我是谁我在哪儿”的姜绵绵。
不行,太冒险了。
“海鸥项目”是纯理论,虚无缥缈,
跟陈思远成功的轴承合金项目跨度太大。
科学实验讲究控制变量,他不能这么干。
“等一下!”王建国重新坐下,
眼神在陈思远和姜绵绵之间来回扫视,
“为了‘求实’,我们必须严谨!
第一次是金属材料,第二次……就还得是材料!”
“‘新型耐寒橡胶’项目!负责人,化学组组长李明!
这个项目同样卡了快一年,
所里为了坦克和飞机在极寒地区的作战需求立的项,上面催了八百遍了!就它了!”
陈思远看着那份报告,心领神会。
李明组长,所里有名的老黄牛,严谨刻板,除了化学公式不信任何东西。
让他来当这次的“主考官”,简直是唯物主义对玄学的终极拷问。
王建国转向姜绵绵,脸上瞬间切换成一副和蔼可亲的表情,声音温柔得能掐出水来:
“绵绵啊,想不想吃红烧肉?”
“想!”姜绵-绵-的回答掷地有声,眼睛里瞬间迸发出比看到大白兔奶糖时亮一百倍的光芒。
红烧肉!肥瘦相间,入口即化,
酱汁拌饭能吃三大碗的那种!
“好!”王建国循循善诱,像个拿着棒棒糖的怪蜀黍,
“只要你帮王叔叔一个忙,让李叔叔他们把这个项目搞定,
叔叔就让食堂的大师傅,给你单独做一盘红烧肉!顿顿都有!”
顿顿都有?!
姜绵绵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被这四个字给击中了。
她的小鸡啄米似的疯狂点头,生怕王所长反悔。
为了红烧肉,
就是让她去跟拖拉机赛跑她都愿意!
于是,一场红旗七所历史上最诡异、最离谱的“科研攻关小组研讨会”,就在所长办公室里拉开了序幕。
化学组组长李明接到通知时,是懵的。
他,一个四十二岁,头发已经奉献给化学事业一半的老实研究员,正为了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的共混比例愁得想撞墙,
所长一个电话就把他和两个组员叫到了办公室,
李明受宠若惊,
然后,他就看到了此生难忘的一幕。
所长办公室里,除了表情严肃的王所长和眼观鼻鼻观心的陈思远,墙角的小板凳上,还坐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
小丫头面前摆着一小块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颜色灰不溜秋的橡皮泥,正用两只小手使劲地揉搓着,
“李明同志,来了啊,坐。”王建国指了指长凳,表情自然得仿佛办公室里多个孩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是姜平远同志的遗孤,叫绵绵。孩子一个人在档案室太孤单,
我这个做长辈的,得关心一下下一代的成长嘛。
你们讨论你们的,不用管她。”
李明:“……”
两名组员:“……”
关心下一代?在所长办公室里玩橡皮泥?
李明一肚子的困惑,但所长发话了,他也不敢问。
他只能强行忽略那个时不时发出“啪叽”、“啪叽”捏泥巴声音的小女孩,打开资料,开始汇报。
“所长,我们尝试了多种增塑剂,但效果都不理想。要么是低温……”
李明的声音在小小的办公室里回响,
伴随着的,是姜绵绵玩橡皮泥的背景音。
“哎呀,这个小猪鼻子捏歪了,得用力给它掰过来……”
姜绵绵一边嘀咕,一边用小手指使劲地戳。
李明眼皮跳了一下,
“我们分析,可能是高分子链在低温下活动能力受限,形成……”
“这个小兔子耳朵太短了,不好看,要把它拉长一点……再拉长一点……嘿,变长了!”姜绵绵把一小块橡皮泥捏成条,
两只手拽着两头,慢慢地把它拉长,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李明的话头被打断了,
他看着那个把橡皮泥拉得跟面条一样的孩子,太阳穴突突直跳。
这会还怎么开?!
他求助地看向王所长,只见王所长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旁边的陈思远更是低着头,
不知道是在憋笑还是在紧张。
李明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我们尝试了引入第三单体,比如丙烯腈,但它的引入又……”
说到最后,李明的声音里充满了挫败和疲惫。
整个化学组的头发,都快为这破橡胶掉光了。
只有姜绵绵还在那儿跟她的橡皮泥较劲。
她把之前捏的小猪、小兔子又重新揉成了一团,
然后把这团泥分成两半,一半搓成长条,一半也搓成长条,
“一根绳子不结实,两根拧在一起就断不了啦!”她一边拧,一边得意地哼哼着。
轰——!
这句奶声奶气的话,
狠劈在了李明的脑门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国宝级科研福崽,全院院士抢着带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国宝级科研福崽,全院院士抢着带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