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府衙的公堂对质与慕容翊的雷霆手段,如同烈阳融雪,迅速涤荡了笼罩在江南上空的阴霾。李万财被斩首抄家,赵阁老被削爵圈禁,其党羽树倒猢狲散,再不敢轻举妄动。江南的舆论风向为之一变,那些曾被煽动的百姓,在确凿的数据和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也逐渐清醒,开始真正审视新政带来的益处。
没有了顶层势力的刻意阻挠,加之沈玲珑坐镇督导,江南的新政推行骤然加速。清丈田亩更加彻底,统一账目覆盖到每一个县衙,预算决算制度在庞大的漕运和盐政系统中艰难却坚定地扎根。《考成法》的试行,虽依旧让地方官员叫苦不迭,但在审计司无孔不入的核查与摄政王的强力支持下,无人再敢阳奉阴违,行政效率与吏治风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善。
数月之后,江南三省的春季财税统计出炉。结果令人振奋:田赋收入因隐田清出而大幅增长,商税因流通环节的规范而稳步提升,而底层农户和守法商户的实际负担,却在“摊丁入亩”和取消杂税的政策下切实减轻。一份份洋溢着生机与希望的数据,通过审计司的渠道,源源不断送往京城。
沈玲珑并未因此松懈。她知道,江南只是试点,要将新政推广至帝国全境,尤其是那些偏远、贫瘠或势力盘根错节的地区,面临的挑战将更加艰巨。她开始着手总结江南试点的经验教训,细化各项制度的操作流程,为全面铺开做准备。
与此同时,她与慕容翊的关系,也在江南这段共历风雨的日子里,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依旧沉默寡言,行事果决,但那份冰冷的威严之下,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他会在她熬夜审阅文书时,命人送去安神的参茶;会在她遭遇顽固阻力时,不动声色地调派得力人手协助;甚至在她就江南吏治改革提出某些激进想法时,虽会蹙眉质疑,却最终选择支持她放手一试。
这份默契与信任,超越了简单的政治同盟,在心照不宣中缓缓沉淀。
这日,慕容翊即将启程返京,统筹全局。临行前夜,他难得地邀沈玲珑在苏州园林的月色下漫步。
初夏的夜晚,微风拂过荷塘,带来阵阵清香。两人沿着九曲回廊缓步而行,侍卫远远跟随。
“江南已定,你功不可没。”慕容翊打破沉默,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比平日柔和几分。
“是陛下洪福,王爷威势,将士用命,玲珑不敢居功。”沈玲珑依礼回应,心中却因这难得的独处而泛起微澜。
慕容翊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她。月光洒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勾勒出冷硬的线条,却软化了他眼底惯有的寒冰。“回京后,陛下有意在科举中增设‘明算’一科,专司财税审计人才培养。此议,是你所提?”
“是。”沈玲珑点头,“新政推行,人才为要。旧有官吏多不谙数算,难当审计之任。唯有从根源革新,方能确保新政后继有人,不至人亡政息。”
“很好。”慕容翊颔首,“此事,本王会全力促成。”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向她,“只是,此举势必触动天下读书人‘重经义、轻术数’的根本,阻力恐比江南更大。”
“我知道。”沈玲珑迎上他的目光,毫不退缩,“但有些事,总需有人去做。正如王爷当年,以军功悍将之身,行摄政改革之事,所遇阻力,又何尝小了?”
慕容翊闻言,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快得让人以为是月光造成的错觉。“你倒是会类比。”
两人继续前行,沉默再次降临,却不再显得尴尬,反而有种静谧的和谐。
“北境……”沈玲珑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口,“王爷回去后,有何打算?”北狄虽暂退,但威胁未除,楚怀瑾虽死,其遗留的“星门”之谜和玉玺下落,始终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慕容翊目光投向北方漆黑的夜空,声音转冷:“北狄经此一败,内部纷争不休,三五年内,无力大举南下。但边患未绝,仍需整军经武,巩固边防。至于楚怀瑾留下的烂摊子……”他收回目光,看向沈玲珑,“‘星门’已被你封印,玉玺下落,本王会另派心腹,循着你发现的线索继续追查。此事关乎国本,急不得,也……不能急。”
沈玲珑明白他的意思。“星门”的存在太过惊世骇俗,一旦泄露,必引天下恐慌。而玉玺牵扯前朝旧事,搜寻过程必须极其隐秘,以免打草惊蛇,或引发不必要的政治动荡。
“我明白。”她轻声道。
走到回廊尽头,是一片临水的轩榭。慕容翊驻足,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忽然道:“待新政全面推行,朝局彻底稳定后……你待如何?”
沈玲珑心尖微微一颤。他这话问得模糊,却又意有所指。是问她未来的政途规划,还是……别的?
她沉默片刻,方缓缓道:“审计之道,在于求真。玲珑所求,不过是账目清明,国库充盈,吏治廉洁,百姓安居。位高权重非我所愿,但若此身此技能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玲珑愿一直走下去,直至……力竭之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奸臣之女,靠捞钱权倾朝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奸臣之女,靠捞钱权倾朝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