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内,气氛肃杀如三九寒冬。皇帝萧景睿端坐主位,面色沉凝,左右分别坐着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三位长官,皆是朝中重臣,面容肃穆。下方,左侧是以沈玲珑为首的审计司及相关支持官员,右侧则是以几位宗室亲王和御史言官为首的弹劾集团。双方泾渭分明,如同对垒的两军。
堂中央,堆积如山的卷宗分列两侧,一侧是审计司历年审计案卷、度支司调度记录、军需核验文书,条理清晰,标签分明;另一侧则是弹劾者们搜集的“罪证”,多为零散的书信、证人(多是已被审计司查处官员的家眷或旧部)的口供,以及一些刻意截取、断章取义的文书片段。
“陛下,诸位大人,”沈玲珑率先开口,声音清越,打破沉寂,“所有弹劾,皆云臣‘构陷忠良’、‘苛察军需’。然,何为忠良?是贪墨军饷、倒卖粮秣之陈望?是侵占田亩、盘剥百姓之林氏?还是那些在战时依旧试图中饱私囊、甚至可能通敌叛国之徒?”她目光平静地扫过对面众人,“臣所为,不过是依据《审计稽查条例》,核验账目,追缴亏空,使国之财帛,尽用于社稷民生,用于北境浴血之将士!若此为‘构陷’,臣不知,何为‘秉公’!”
一位老亲王立刻驳斥:“强词夺理!你审计司权柄过重,罗织罪名,凡有不顺从新政者,皆被你打入大狱!致使朝堂人人自危,岂是治国之道?更兼你女子之身,干涉军国大事,致使军心不稳,北境战事拖延,此乃事实!”
沈玲珑毫不退让:“王爷言重。审计司权柄,乃陛下所授,条例所定,旨在清明吏治,充盈国库。至于人人自危?若官员皆清廉自守,账目清晰可查,何惧审计?唯有心中有鬼、账目不清者,才会惶惶不可终日!至于女子干政……”她微微抬高声音,“臣之一切所为,皆在陛下御览之下,依律而行!北境军需,自审计司接手以来,可有延误?可有短缺?账册在此,王爷可亲自核验!反倒是之前军费贪墨案、漕粮霉变案,若非审计司介入,多少将士要饿着肚子、拿着劣质军械御敌?那才是真正的动摇军心,祸国殃民!”
她言辞犀利,逻辑严密,每每以事实和数据反击,将对方扣来的大帽子一一拆解。她甚至当庭命属官抬出几箱账册,随手抽出几本,指出其中被弹劾者断章取义之处,还原真相,引得对方阵脚微乱。
“至于所谓‘血书’,”沈玲珑目光转向那几位面色不自然的将领,“几位将军言审计司苛察致使供应迟缓,敢问,迟缓在何处?是哪一批粮草,哪一批军械延误了?延误了几日?可有具体文书证据?还是仅凭一些被查处贪官旧部的片面之词,便妄下论断,污蔑朝廷正三品大员,干扰圣听?!”
她步步紧逼,气势如虹。那些将领被她问得哑口无言,他们拿不出具体的延误证据,因为审计司的调度记录完美无缺,所谓的“血书”,更多是出于私怨和被人鼓动。
弹劾集团眼见在“事实”上占不到便宜,再次祭出“祖制”和“道德”的大旗,攻击沈玲珑女子身份,言辞愈发激烈刻薄。
沈玲珑静立原地,任由那些充满偏见与恶意的言语如箭矢般射来,她只是微微抬起下颌,官袍下的脊梁挺得笔直。待到对方声音稍歇,她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诸位口口声声祖制、礼法。敢问,太祖皇帝开国时,可曾说过,女子不得为国理财?可曾说过,账目不清、贪腐横行才是正道?如今北狄犯境,国库艰难,诸位不思如何开源节流,助陛下、助前线将士一臂之力,却在此处,以‘女子干政’为由,攻讦一个在为国库增收、为军需护航之人!试问诸位,若此刻坐在此处的不是沈玲珑,而是一个账目不清、庸碌无为的男子,致使军饷亏空,粮草不济,朔风城破,北狄铁蹄南下,届时,诸位所坚守的‘祖制’、‘礼法’,可能挡得住胡人的刀锋?!可能救得了这万千黎民?!”
她的话语,如同重锤,狠狠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就连一些原本中立的官员,也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皇帝萧景睿适时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睿安县主所言,乃老成谋国之论!值此国难之际,唯才是举,能者多劳!岂可因循守旧,拘泥于性别之见?此事不必再议!审计司所为,乃朕所命,合规合法,于国有功!再有妄议者,以干扰朝政论处!”
皇帝的明确表态,如同一锤定音,彻底压制了弹劾集团的嚣张气焰。这场声势浩大的朝堂攻讦,在沈玲珑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清晰的逻辑和无畏的勇气,以及皇帝的坚决支持下,被彻底挫败!
几乎在同一时间,北境,月黑风高。
朔风城悄无声息地潜出一支百人左右的精锐小队,人人黑衣黑甲,口衔枚,马裹蹄,由慕容翊麾下最骁勇的斥候统领亲自带领。他们如同暗夜中的幽灵,借着地形掩护,悄无声息地摸向北狄大营侧后方的弩炮阵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奸臣之女,靠捞钱权倾朝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奸臣之女,靠捞钱权倾朝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