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跟着李府车队,吱吱呀呀地驶入了青山镇的地界。
一进镇子,方言就敏锐地感觉到气氛不一样。
同样是乡下地方,这青山镇明显比方家村多了几分活络和富足气。
道旁的房屋虽大多也是土坯,但明显更齐整些,屋顶的茅草也厚实。
路上往来的镇民,脸上大多带着轻松的笑意,穿着虽不华丽,但补丁也少见。
几个蹲在墙角晒太阳的老汉,正唾沫横飞地聊着天,声音洪亮,透着股扬眉吐气的劲儿。
“还是咱们李老爷家仁义啊!大爷中了案首,那是天大的喜事!还惦记着咱们这些泥腿子,开流水席!三天!整整三天呐!到时候,非得去沾沾文曲星的仙气儿不可!”
“那是!李家是什么门第?诗书传家,仁厚待人!几代都是进士,我看呐大爷不久就要中进士咯!”
“咱们青山镇能有李家,那是祖上积德!比那只知道欺负乡里的赵家村,不知强到哪里去了!”
“听说席面上还有硬菜!啧啧,这回可算能开开荤腥了!”
......
窃窃私语和爽朗的笑声顺着风飘进方言的耳朵。
铁蛋扒着车沿,看得眼花缭乱,小脸上满是羡慕:“言哥,这镇上的人,看着日子都比咱村过的好多了,笑得也开心。”
方言哼了一声,小声道:“废话!靠着李家这棵大树,手指缝里漏点都够他们吃饱了。能不开心吗?”
他嘴上不屑,心里却门儿清。
李家这“与民同乐”的手段高明得很,花点小钱,赚足了名声和人心,这声望根基在青山镇稳得很。
不愧是积年的书香门第,玩的就是格局。
要是他爹将来中了进士,他方言玩的肯定比他们李家更过分。
什么修桥铺路惠民全都给安排上!
有了当地民心的支持,一个家族才能昌盛传承百年!这道理他从穿越之前就搞的很明白了。
车队在镇民友好的注视下,缓缓穿行街道,最终停在了一处高门大院前。
朱漆大门,锃亮铜环,门前两尊石狮子威风凛凛。
门楣上悬着匾额,龙飞凤舞两个大字“李府”,透着一股子方家村绝看不到的底蕴和阔气。
高墙绵延,一眼望不到边,可知内里庭院有么多豪华。
铁蛋哪见过这等气派,瞬间就怂了,小手死死拽住方言的衣角,声音都带上了颤音:“言、言哥......这、这李家也太、太阔了......咱们把东西卖那么贵给他们,他们不会一生气,把咱们抓起来吧?”
他越想越怕,仿佛那朱红大门会变成吃人的猛兽。
方言心里其实也有点打鼓,这阵仗确实比他想象中还唬人点。
好家伙,这李家不愧是江陵文坛之首。
但输人不输阵,尤其是在铁蛋面前。
他要是怕了,他将来还怎么当铁蛋的大哥?他还有什么勇气带领铁蛋奔赴小康?
他立刻挺直了小身板,用力拍了铁蛋后脑勺一下,压低声音骂道:“瞧你这点出息!怕什么?李家几十年的清名,是纸糊的?为这几十两银子就不要脸面了?那才是因小失大,蠢到家了!”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下巴抬得更高:“放心吧,不止要让他们乖乖掏钱,还得让他们觉得欠咱人情!这买卖,我绝对不会失手!”
铁蛋捂着后脑勺,看着方言那副“一切尽在掌握”的嚣张模样,虽然还是怕,但莫名就安心了不少。:“言哥,你真厉害!这种昧着良心赚大钱的事,你干起来真是得心应手!”
方言:......
这夸得他怎么听着那么别扭呢?不会说话就去多读读书好吗铁蛋?
这时,李东已经急匆匆下了马车,对门口迎上来的仆役低声交代了几句,又回头对方承祖和方言拱拱手:“二位稍候片刻,我这就进去取现银!”
说完,便脚步匆匆地跨进了那高高的门槛,身影消失在高墙之内。
等待的时间总是显得格外漫长。
方承祖抱着胳膊,靠坐在车辕上,闭目养神,只是那微微抖动的眼皮显露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铁蛋则像个受惊的鹌鹑,缩在方言身后,大气不敢出。
方言表面镇定,心里也在默默计算着时间,小耳朵竖着,捕捉着门内的动静。
......
李府内院,绣楼。
李矜百无聊赖地把手里的绣绷子扔到一边,上面那只歪歪扭扭的鸭子显得格外刺眼。
这鸳鸯怎么这么难绣?她已经尝试好多次了,总是会被绣成鸭子。
“烦死了!娘亲也真是的,都从江南嫁到湖广多少年了,还整天拿江南才女那套要求我!刺绣刺绣,有什么好绣的!手指头都快被扎成筛子了!”
她嘟着嘴,对着旁边伺候的小丫鬟抱怨:“碧春,你说,练字读书也就罢了,这女红非要学得那么精干嘛?咱们湖广的女子,爽利些不好吗?”
小丫鬟碧春抿嘴偷笑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