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放心,规矩我会立好。”
初步视察和规划完毕,林砚心中稍定。这个地方,虽然破旧,但潜力巨大。只要改造完成,他的“玉冰烧”生产就能摆脱小打小闹,初步实现规模化和隐蔽化。
接下来的日子,听竹苑依旧保持着表面的平静,而宋家坞的废弃染坊,却在夜色和芦苇的掩映下,悄然发生着变化。
赵铁鹰带着王老实和石柱,按照林砚的图纸,悄无声息地进行着改造。砌灶、清理染池、加固房屋、设置障眼法……所有材料都由赵铁鹰通过不同渠道零星购入,运入时也极其小心。
林砚则坐镇中枢,通过赵铁鹰每日的汇报,遥控指挥着改造的进程,同时不断优化着生产流程。他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与此同时,通过苏婉清那条若有若无的线,以及赵铁鹰在市井间更深入的打探,关于曹家以及其背后“宫中关联”的零碎信息,也开始慢慢汇聚到林砚这里。
曹家当代家主曹德旺的妹妹,是当今宫里一位颇受宠爱的嫔妃的乳母!虽非血亲,但这层关系在地方上已经足够骇人。也正因如此,曹家才能牢牢把持利润惊人的漕运,势力盘根错节,连地方官员都要让其三分。
而王氏娘家与曹家的联系,似乎也并非一朝一夕。林砚甚至怀疑,林家盐业生意近年来的萎靡,背后未必没有曹家这只无形的手在推动。
这一切,都让林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的对手,远不止后宅妇人那么简单。
十天后,染坊初步改造完成。
又是一个月黑风高夜,第一批共计五十斤劣质米酒和改造好的核心蒸馏部件,被分批通过小船运抵了染坊。
新的灶台比泥炉稳定得多,更大的陶甑意味着单次产量提升,改进的铜制接口和阀门显着提高了密封性,而利用染池构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则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林砚亲自指挥了在新工坊的第一次正式生产。
火光亮起,映照着他沉静而专注的脸庞。蒸汽在加固后的甑锅内升腾,经由闪亮的铜管,在冰冷的池水作用下,凝结成清澈的酒液,滴滴答答地落入接酒的陶罐中。
效率,比在城外瓜棚时,提升了何止一倍!
王老实和石柱虽然被严令不得窥探核心区域,只负责搬运原料、照看外围火力和循环水,但那浓郁奇异的酒香,以及林砚展现出的、与他们认知中完全不同的“工匠”气质,都让他们心中充满了敬畏,做事更加小心翼翼。
当第一批约十五斤晶莹剔透的“玉冰烧”中段酒成功产出,密封入罐时,林砚知道,他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巢穴”,筑成了。
有了这个相对安全、高效的生产基地,他积累资本的速度将大大加快。
他将赵铁鹰叫到一旁,低声吩咐:“赵叔,从明天开始,逐步减少对苏老员外那边的供应量。”
赵铁鹰一愣:“少爷,这是为何?苏老员外那边需求正旺,价格也好。”
“物以稀为贵。太过容易得到,便不觉得珍贵了。”林砚目光深邃,“而且,我们需要吊着他的胃口,让他成为我们最稳固的‘活招牌’。同时,你开始接触你之前物色的另外几个潜在买家,每次只提供极少量的样品,条件与苏老员外相同——高价、保密、看缘分。”
他要开始编织他的销售网络了,一个隐秘而高端的网络。
“另外,”林砚的声音压得更低,“想办法,将我们有一批极品‘玉冰烧’的消息,似无意似有意地,透一点给……曹家名下,那个最着名的‘荟英楼’的采办。”
赵铁鹰眼中精光一闪,瞬间明白了林砚的意图:“少爷是想……借曹家的渠道?”
“不,是试探,也是驱虎吞狼。”林砚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看看这位杭州府的巨无霸,对我们这‘小玩意儿’,会是个什么反应。顺便,也给我们的主母大人,找点事情做做。”
他要知道,曹家对“玉冰烧”的态度,也要让王氏知道,她想要压制的人,手里握着的是怎样一张牌。
夜色更深,染坊隐没在芦苇荡与黑暗之中,如同一个悄然苏醒的巨兽,开始默默积蓄着力量。
林砚站在小小的码头上,望着黑暗中流淌的运河支流,仿佛看到了未来资金与信息如同这河水般,通过这条隐秘的脉络,源源不断地向他汇聚。
狡兔三窟,他已得其一首。
接下来,该让某些人,感到不安了。
喜欢大明金算盘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金算盘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