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敛息藏锋与初悟阵道
张奎事件,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青岚宗外门与部分内门弟子中,漾开了层层涟漪。云澈那日展现出的、与修为不符的诡异身法与应对,让许多原本轻视他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曾经的“废物”。
藏经阁内,云澈心无旁骛。他深知,一时的退敌并不能真正改变什么,唯有绝对的实力,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与安宁。他更加专注于两件事:修炼《混沌衍天诀》壮大混沌真气,以及研习那门兑换来的《敛息术》。
《敛息术》虽只是低阶法术,原理却颇为巧妙,旨在通过精细控制自身灵力波动、气血流转乃至呼吸节奏,将自身存在感降至最低,甚至模拟出更低修为的状态。这对于灵力操控要求极高,寻常炼气期弟子往往只能学个皮毛。
然而,这对云澈而言,却仿佛量身定制。
混沌真气乃万气之源,对自身灵力的掌控可谓精细入微。不过三日功夫,他便已初步掌握精髓。心念一动,周身那因突破而略显外溢的灵气波动迅速内敛、平复,最终稳定在比普通炼气二层还要微弱几分的状态,若不仔细探查,几乎与未曾修炼的凡人无异。
“如此一来,只要不是元婴长老刻意探查,应当能瞒过大多数人了。”云澈感受着自身气息的变化,心中稍安。他将这敛息状态维持为常态,平日里在藏经阁整理书籍,更显得平凡无奇,仿佛又变回了那个不起眼的外门弟子。
道玄真人偶尔神识扫过,察觉到云澈气息变得“正常”甚至略有“回落”,只当是他之前“异变”不稳定,如今力量消退,重回“平庸”,便也稍稍减少了关注,只当是观察期的一个记录。这正中云澈下怀。
白日整理典籍,夜晚则成为他探索自身奥秘的宝贵时光。
他再次取出那块神秘的暗沉碎片。注入混沌真气,那残缺繁复的立体阵图再次于识海中浮现。这一次,他有了准备,没有强行记忆全部,而是集中神识,专注于阵图边缘一处相对完整、由数十道纹路交织而成的小型结构。
这些纹路并非静止,而是在缓缓流转,蕴含着某种“封禁”与“空间折叠”的奥义。云澈以神识为笔,以混沌真气为墨,小心翼翼地在识海中临摹、推演这一小片结构。
初时极为艰难,神识消耗巨大,不过片刻便头晕目眩。那阵图看似是死物,实则内藏玄机,每一道纹路的走向、灵气的流转强弱,都暗合天地至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但他没有放弃。《混沌衍天诀》带来的不仅是力量,更有一种对天地规则本质的亲和与悟性。在失败了数十次后,他终于在识海中,勉强将这一小片结构完整地“搭建”起来。
就在结构成型的一刹那——
“嗡!”
他感觉自身神识似乎触碰到了某种无形的屏障,对周围空间的感知骤然变得清晰了数倍!虽然范围极小,仅局限于周身三尺,但这三尺空间内,空气的流动、尘埃的飘落、甚至灵气微粒的跃动,都仿佛放慢了速度,清晰地映照在他心间。
“这是……阵道感知?”云澈心中惊喜。他意识到,这残缺阵图即便只是理解其中万一,也对他有着巨大好处。这并非直接赋予他布阵能力,而是提升了他对“阵”与“空间”本质的感知力,这是阵道修行的无上基石!
同时,在推演阵图的过程中,他对混沌真气的操控也变得更加精妙入微,神识也在这种高强度的消耗与恢复中,变得愈发坚韧。
---
这一日,苏璃再次来到藏经阁一楼。她似乎对某种失传的古剑诀产生了兴趣,在一排布满灰尘的书架前驻足翻阅。
云澈正在不远处整理玉简,维持着敛息状态,气息微弱。
苏璃翻阅良久,秀眉微蹙,似乎遇到了难题。她所需的一份关键剑理注释玉简,记载不全,且与她手中剑诀的运劲法门有所冲突,让她难以理解。
她下意识地抬眼,目光扫过安静的藏经阁,最终落在了正在工作的云澈身上。她记得,上次来时,似乎看到这弟子在整理这片区域的古籍。
略一沉吟,苏璃清冷开口:“这位师弟。”
云澈闻声抬头,见是苏璃,放下手中玉简,走了过来,平静行礼:“苏师姐,有何吩咐?”他气息平和,姿态不卑不亢。
苏璃指了指手中玉简和那卷兽皮古剑诀,直接问道:“你整理此处典籍时,可曾见过关于‘流云十三剑’气走‘灵墟’而非‘璇玑’的论述?此处记载似乎有误,或是缺失了关键。”
云澈闻言,略一回想。他过目不忘,加之混沌道胎带来的超凡悟性,虽未刻意钻研剑法,但对看过的典籍内容记忆深刻。他清晰记得,在整理某位前辈的修炼心得杂记时,恰好提到过“流云十三剑”的一个古老变种,其运气法门正是另辟蹊径。
“回苏师姐,”云澈开口道,“弟子在《青岚散修游记·卷七》中,曾见提及‘古流云剑,意不在速,而在变。气过灵墟,如云生变幻,诡奇难测’,或许与此有关。那卷游记应在丙字列,第七架下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九天玄穹录灬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九天玄穹录灬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