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三年·冬月·长安·未央宫·宣室殿
辽东纥升骨城的风雪围困之局已然布下,赵充国正倾注全力,以坚韧与寒冬为刃,切割着高句丽最后的生机。
然而,帝国的心脏——长安未央宫中,靖难帝刘据的目光却并未只停留在东北一隅。他如同一位执棋国手,在巨大的帝国舆图前凝神静思,指尖划过北疆辽阔的漠南草原。
那里星罗棋布的屯田点,如同新生的星辰,闪耀着帝国未来的希望,却也散发着诱人的、令敌人垂涎的气息。
“漠南……”刘据低沉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响起,带着深沉的忧虑与不容置疑的决断,“数十万屯田百姓!开垦荒地!播撒粟种!筑起家园!此乃我大汉北疆百年根基!万民心血所系!”
他缓缓转身,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丞相田千秋、兵部尚书李息、户部尚书桑弘羊、绣衣使者邴吉等重臣。
“然!辽东战事胶着!赵充国麾下精兵尽出!云集纥升骨城!北疆防务空虚!”
“匈奴狐鹿姑!虽新败于桑干河!称臣纳贡!然此獠枭雄之姿!刻骨之恨!岂会甘心雌伏?”
“鲜卑慕容廆!宇文诸部!虎视眈眈!伺机而动!与匈奴虽貌合神离!然若利益驱使!难保不趁火打劫!”
刘据的声音沉稳有力,每一个字都敲在重臣的心坎上。他走到巨大的北疆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漠南那片被特意标注的区域。
“若匈奴或鲜卑!趁我辽东用兵!北疆空虚!集结残部!甚至勾结流寇!南下突袭!劫掠屯田!焚毁粮仓!屠戮百姓!”
“则数十万移民心血毁于一旦!北疆屯田大业顷刻崩摧!辽东战局亦将受其牵制!帝国北疆永无宁日!”
“此非杞人忧天!乃迫在眉睫之大患!”刘据的目光锐利如鹰,带着洞悉世事的清醒与帝王不容置疑的威严。
“故!朕意已决!”刘据的声音斩钉截铁,“辽东战事固重!然漠南根基更重!绝不容有失!”
“传旨——!”
“驰援!东北道!”
“命骑都尉李凌!即刻点选长安北军五营精锐步卒一万!点选期门羽林精骑五千!合兵一万五千!由李凌统率!”
“此军!乃拱卫京畿之铁壁!今抽其精锐!驰援北疆!非为野战歼敌!乃为震慑!戍守!护民!”
“令其!即日启程!沿驰道北上!昼夜兼程!火速抵达云中!朔方诸郡!”
是的,昔日李广之孙李凌也从漠北回来了。李凌本来不想在出士担任任何职务。但是禁不住靖难皇帝陛下三顾茅庐地去请他,于是他也动摇了。
此时的李凌还不到四十岁的雄壮之年,又是孤身一人也没有什么牵挂。(李凌投降匈奴后,李氏被武帝下令灭族。)所以李凌有感于靖难皇帝的诚意也就同意出仕,在禁军中挂了个骑都尉的虚职。
不过刘据作为未来人可是非常清楚,李凌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且他的战绩也摆在那里,五千步卒对战八万匈奴骑兵,最后给匈奴人造成了三万多人的伤亡。
如果不是最后弩箭耗尽又出了叛徒说不定李凌都不会败。
“务必在开春之前!进驻各屯田重镇!要塞!与当地郡兵合兵!扼守要冲!筑起铁壁!”
刘据有些期待地看着李凌说道。
刘据深知,这支禁军精锐的北上,不仅是为了增强防御力量,更是向匈奴和鲜卑传递一个明确信号:大汉帝国,时刻警惕!漠南屯田,不容侵犯!
“二、固防!屯田!”
“命!漠南诸郡郡守!都尉!屯田都尉!即刻动员!”
“一、编练民兵!以里为单位!所有青壮男丁!农闲操练!配发简易武器(长矛、弓箭、柴刀)!编组保甲!实行联防!一村遇袭!八方来援!”
“二、加固屯堡!烽燧!深挖壕沟!储备滚木礌石!多备火油!箭矢!尤其粮仓!牲畜圈舍!务必加固防护!”
“三、坚壁清野!各屯田点粮草!牲畜!除日常所需!悉数集中转移至有城防之据点!或深藏于隐秘地窖!严加看管!”
“四、烽燧系统!全面警戒!增派守卒!日夜了望!遇有敌踪!无论大小!即刻燃烟鸣锣!传递警讯!”
“五、各郡驻军!收缩防线!依托坚城!烽燧!严密监视草原动向!遇小股袭扰!就地歼灭!遇大股敌踪!烽火示警!坚壁清野!固守待援!”
“此乃全民皆兵!以守代攻!务必确保屯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粮仓牲畜无虞!”刘据的部署,旨在将整个漠南屯田区打造成一个巨大的、军民一体的防御网络!让任何入侵者都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三、耳目!通天!”
“邴卿!”刘据目光转向绣衣使者邴吉。
“臣在!”邴吉躬身应道,眼神锐利。
“命!绣衣使者!北疆分部!全力运转!不惜代价!”
“一、加派精干斥候!深入漠北!龙城周边!阴山隘口!严密监视匈奴单于王庭动向!各部首领行踪!尤其注意其是否集结兵马!联络鲜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