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三年·元月十五·长安·未央宫·前殿广场
上元佳节的长安城,灯火如昼,人声鼎沸。然而,全城的喧嚣都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牵引,涌向未央宫那片被火把与宫灯照得亮如白昼的广场。
今夜,这里将上演一场关乎帝国尊严、皇室权力与历史清算的盛大婚礼。
北阙之外,人山人海,万头攒动。长安百姓翘首以盼,空气中弥漫着兴奋、好奇与难以言喻的敬畏。楼阁之上,达官显贵凭栏远眺,目光灼灼。
“看!宫门开了!太上皇的仪仗!”
“天哪!真是太上皇!气色看着竟也不是太坏!”
“陛下孝感动天,迎回太上皇主婚,此乃千古佳话!”
“佳话?哼!我看是陛下手段高明!太上皇这一来,那些说陛下‘弑父篡位’的谣言,不攻自破!”
“何止!看看这阵仗!未央宫前殿!蜀王世子娶匈奴公主?这哪是和亲?分明是献俘!是耀武扬威!是对匈奴极尽羞辱啊!”
“对!雪耻!想想当年南宫公主唉!陛下此举,大快人心!清君侧!靖国难!陛下是救了大汉啊——!!”
“清君侧!靖国难——!!”人群中,“清君侧”的呼声逐渐汇聚成洪流,响彻云霄!无数经历过巫蛊之祸黑暗岁月的百姓,此刻望向未央宫的目光充满了感激与狂热!刘据起兵的合法性,在太上皇现身与漠北大捷的双重加持下,彻底深入人心!
广场之上,皇家威仪森然:
铁血仪仗: 玄甲黑骑环列四周,长戟如林,旌旗蔽空!肃杀之气凝如实质!
百官朝列: 文武百官、宗室勋贵、各国使节,按品级肃立,鸦雀无声,气氛凝重。
礼乐待发: 编钟玉磬建鼓肃立,只待号令。
御阶之上·双日凌空
九重御阶,两座蟠龙御座并立,却高低有别。
主位: 靖难帝刘据,玄冕十二章,十二旒垂面,端坐如岳,目光深邃如渊,掌控一切。
次位: 稍侧稍低,是为太上皇刘彻准备的御座。
太上皇驾临·迟暮的锋芒
“太上皇——驾到——!!”唱喏声如裂帛!
仪仗威严,八名期门郎抬着明黄步辇,缓缓行至御阶之下。帷幔掀开,太上皇刘彻在内侍搀扶下,步下辇车。
这一刻,全场屏息!
刘彻!他并未如传言中那般病骨支离!虽身形清瘦,须发染霜,但腰背挺直如松!一身玄衣纁裳十二章纹的太上皇礼服,衬得他面容清癯却棱角分明!
那双曾经睥睨天下的鹰眸,此刻虽少了几分锐利,却依旧深邃如寒潭,带着洞悉世事的沧桑与一丝刻意维持的帝王余威!他步履虽缓,却异常沉稳,每一步都踏在众人心头!他刻意挺直的脊梁,如同在无声宣告:朕!尚在!
刘彻踏上御阶第一级台阶,目光如电,缓缓扫过阶下黑压压的百官队列。
“臣等——拜见太上皇——!!”山呼海啸般的叩拜声骤然响起!百官齐刷刷跪倒,额头触地!
然而,这整齐划一的动作下,掩盖的是何等汹涌的心潮!
刘彻旧臣,部分老将、老臣: 他们眼中含泪,身体微微颤抖。看到曾经雄才大略的帝王虽显老态却精神矍铄,心中百感交集!有激动于陛下尚在的!有唏嘘于他英雄迟暮的,有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更有对眼前权力更迭的复杂感慨。
他们叩拜得最为用力,额头紧贴冰冷地砖,仿佛要将满腔的忠诚与怀念都印刻进去。
刘据新贵比如赵充国、田千秋、等部分少壮派: 他们叩拜得恭敬而标准,眼神却锐利而冷静。
他们敬畏太上皇的威名,但更忠诚于此刻端坐御阶之上的靖难帝!太上皇的出现,是他们陛下棋局中最关键的一步!他们心中充满对刘据运筹帷幄的钦佩,以及对彻底稳固新朝根基的期待。
那些墙头草与投机者他们额头冒汗,叩拜得小心翼翼,眼神闪烁不定。太上皇的“康复”让他们心惊!他们飞快地偷瞄御阶上两位皇帝的神色,揣摩着风向,生怕站错队。刘彻那深邃的目光扫过时,他们感觉如同被利剑穿透,不寒而栗。
匈奴使团他们被迫跪在最后,脸色惨白如纸,身体抖如筛糠。刘彻的出现,尤其是他那看似恢复的精神状态,像一记重锤砸在他们心上!这意味着汉朝内部并非如他们所想的分裂,而是至少在表面上,达成了某种和解!这对匈奴而言,是更大的噩耗!
刘彻的目光在百官头顶缓缓掠过,将那些或激动、或敬畏、或惶恐、或算计的眼神尽收眼底。他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他微微抬手,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威严:“众卿家,平身——!”
“谢太上皇——!!”百官再次叩首,方才起身,垂手肃立,气氛更加凝重。
刹那交汇·与卫子夫的无声诀别
就在刘彻目光扫过命妇队列时,他的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卫子夫!她身着深青色翟衣,头戴九树花钗冠,站在命妇队列最前方。她身姿依旧挺拔,面容沉静如水,岁月并未磨去她的风骨,反而增添了几分洗尽铅华的从容与疏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