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寒风卷起细碎的雪沫,在初晴的天空下打着旋儿。十万铁甲洪流,如同一条沉默的黑色巨龙,碾过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关中平原,肃杀之气几乎凝成实质。
然而,这股钢铁洪流所过之处,官道两侧的景象却截然不同——那是沸腾的人海,是燃烧的民心,将冰冷的肃杀彻底融化。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凯旋,更像是游子历经劫波后,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
御史中丞严延年,这位以刚直刻板着称的老臣,此刻正掀开车帘一角。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刻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
目光所及,是路边一个断了腿的老兵,用仅剩的、布满冻疮的手,颤巍巍地将一枚磨得发亮的铜钱塞给一名年轻的骑兵;是不远处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固执地将一碗冒着热气的、稀薄的粟米粥塞进一个冻得嘴唇发紫的士兵手里;更远处,一群老儒生焚香祷告,对着大军的方向泪流满面,口中念念有词。
而这一切的背景音,是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浪,是“谢陛下”的呼喊,是“王师辛苦”的问候,这些声音,这些画面,如同滚烫的烙铁,狠狠印在他的心头。
他猛地放下车帘,身体重重靠回冰冷的车厢壁,闭上双眼,胸口剧烈起伏,喉头哽咽得发不出任何声音。一股从未有过的酸涩与滚烫交织的热流,在他苍老的心底翻腾——民心,竟能炽热如斯!
少府丞赵禹骑在马上,脸色苍白如纸。他精于算计,掌管皇室财货多年,锱铢必较几乎成了本能。
此刻,他看着那些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百姓,竟毫不犹豫地拿出家中仅存的口粮,甚至是将给儿子娶媳妇准备的新被褥,塞给路过的士兵。
他听着御马上那位年轻帝王响彻云霄的承诺——“再无战火!再无饥馑!幼有所养!老有所依!”
再望向身后那延绵数里、装载着抄没六国与诸侯进贡如山财富的辎重车队,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开他心中的迷雾。
醍醐灌顶!原来钱粮可以这样用!原来民心可以这样得!陛下这是以倾国之财,换取万世根基!一股混杂着敬畏与羞愧的热流涌上心头,他以往那些斤斤计较,此刻显得如此可笑而渺小。
而那些原本心存观望,或对武帝旧朝、某些宗室尚存一丝隐秘期待的官员,此刻如坠冰窟,浑身冰凉。
他们看着那御马之上,如同天神般被万民狂热膜拜的身影;看着那十万眼神锐利、对陛下死心塌地的虎狼之师;看着那足以支撑一场灭国大战的如山钱粮;听着那发自肺腑、震耳欲聋的“万岁”声浪,最后一丝侥幸,如同阳光下的冰雪,瞬间消融殆尽,只余下彻骨的绝望。
他们清晰地意识到,这天下,已彻底易主。刘据不再是那个需要“靖难”正名的太子,他已是民心所向、手握雄兵、钱粮如山的真正帝王,其根基之深厚,威势之煊赫,已无可撼动。
即便此刻那个年迈的皇帝从甘泉宫走出,在这些为“二十税一”而狂喜、为“再无饥馑”而流泪的百姓眼中,也早已是昨日黄花,旧日尘埃。
潼关城下,狂欢的气氛已至顶点。巨大的城门洞开,城头、城下、街道,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彩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锣鼓声震耳欲聋,鞭炮炸开的硫磺味混合着酒肉的香气,在冰冷的空气中弥漫,形成一种近乎癫狂的炽热氛围。
欢呼声、呐喊声、笑声、哭声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股撼动天地的洪流。
刘据勒马立于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赭红披风在身后狂舞,如同燃烧的战旗。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下方无数双饱含热泪、充满期盼的眼睛。
那里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更有对他这位年轻帝王近乎盲目的信任。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与沉甸甸的责任感,在他胸中激荡翻涌。
他缓缓抬起右手。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喧嚣震天的潼关城内外,瞬间陷入一片死寂。十万军民屏息凝神,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连呼啸的寒风都仿佛在这一刻停滞。
“朕的子民们!”刘据的声音灌注了浑厚的内力,如同九天龙吟,清晰地穿透寒风,响彻在每一个人的耳畔心间,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却又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朕!靖难皇帝刘据!深知连年战乱,赋税沉重,乃尔等苦不堪言之源,乃家国动荡之根!”他声音沉痛,目光扫过那些饱经风霜的脸庞,“昔日五税一,乃至十税其五!苛政猛于虎,民不聊生!此非治国之道,实乃取祸之道!”
他话音一顿,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刀,扫过百官,扫过将士,最终定格在万千百姓身上。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带着一种开天辟地的决断与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
“自今日起!朕昭告天下!废除旧制!推行新法!”
“凡我大汉疆土,无论郡县封国,田亩赋税,一律改为——二十税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