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啊,到底是太子扶苏殿下,想出来的种田法子果然与众不同!”
“原来农家弟子是这样种田的,难怪都说他们精通农事!”
“啧啧,不光研究庄稼,连果树栽培、畜牧养殖、水产捕捞都有专门的门道,这农家的学问可真是广啊!”
“哎,你们有没有认识农家弟子的?”
“我想拜师,想跟着他们学种田、学养鱼!”
“我也想!这农部听上去太厉害了,要是能加入进去,那可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就连原本沉浸于儒、法、道、阴阳各家学说的学子们,此刻也不禁心生动摇,纷纷考虑是否该改换门庭,投到农家门下。
毕竟农家新设的农部下辖六司,各司又分若干组队,单是听名字就让人觉得格局宏大、气象非凡。
若能有幸加入其中一队,专门负责某一方面的研究,或许有朝一日也能在天下留下自己的名声。
不知不觉间,曾经渐渐被人忽视的农家,竟因这番变革而声望陡升,地位也随之稳固起来。
随之而来的变化是,后来前往咸阳的陈相、陈辛等一众农家弟子,在途中不小心泄露了自己农家门人的身份后,竟然引来了不少百姓和读书人的主动追随。
当弄清楚这些百姓和读书人为何愿意加入农家后,陈相、陈辛等人也不禁在心中再次感叹太子扶苏的影响力之深远,也更加感激他对农家的鼎力支持。
【听到太子扶苏最后请他补充意见的许子,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苦笑。】
【起初他对农部之下该设几司,也确实有过一些初步的构想。】
【但听完太子扶苏所描述的六司之下再分设各组各队的结构后,他只剩下震惊。】
【别说他那时只有一些粗略的想法,就算他把那些想法细细打磨,再与太子扶苏的构想一比,也只能黯然失色。】
【于是许子拱手躬身,向太子扶苏行了一礼,道:“殿下所谋,周详深远,臣实在望尘莫及!”】
【这句话出自他的真心。
若换作他来筹划农部的组织架构,他是断然想不出如此系统的结构的。】
【而且,太子扶苏提出的大规模对比耕作的研究方法,也是他从未考虑过的。】
【虽说他以前没想到这种研究方式,并不代表他如今看不出来它的价值。】
【听罢太子扶苏的讲述,他立刻意识到,借助这种全面对比的耕种研究模式,他们便能在短时间内对各种可能提高粮食产量的因素展开系统的分析和筛选。】
【只要这样的研究小队足够多,研究成果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比如,同时设立一百个对比研究小组,一年下来,就可以对一百种可能增产的因素进行初步验证和筛选。】
【就算百中选一,那一年下来,也总能找到一个可能有效的方向。】
【哪怕最终一种有效的方法都没找到,也没关系。
来年再换一百种因素继续查证便是。】
【天地之间的万物皆有其理,只要农家弟子坚持不懈地研究下去,终会在万物之中找到新的增长之道。】
【如果农家弟子人数足够多,研究所需的时间也将大大缩短。】
【此时此刻,许子才真正明白,有一个国家作为后盾支持他们从事农耕研究,与孤军奋战之间的差距有多么巨大。】
【过去没有国家支持时,他们农家弟子的研究步伐就像徒步而行,虽然也在前进,却进展缓慢。】
【如今有了国家的支持,他们的研究速度就像骑上了骏马,而且是人人都有骏马可骑。】
【这种畅快的感觉,简直难以言表。】
【他活了这大半辈子,还从没进行过如此高效而充实的研究。】
【当初太子扶苏所说,要让天下百姓吃饱饭的承诺,果然不是空谈!】
【这次来到秦国,农家确实是来对了!】
【坐在主位上的太子扶苏见状,抬手示意道:“许先生太抬举我了,孤不过是年少之言。”】
【“若许先生没有异议,那就请先生依方才所议,尽快将六司各组所需的人手补充完整,趁着春耕尚未开始,尽早启动各项研究。”】
满脸欢喜的许子正要开口答应,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神色顿时变得有些为难道:“咳咳,殿下,眼下农家能派出的弟子数量,恐怕难以满足六司各组各队的用人需求。”
农部之下设有六司,仅是农耕司内天时组下的对照耕种小队,便足足有七支之多。
每支对照研究小队,至少要安排四名农家弟子负责协助。
光是这一项,便至少需要二十八名农家弟子。
而随后的肥料组与耕种方式组下,也各自设有三、五、七支不等的对照研究小队。
倘若依旧以每队四名农家弟子的标准来分配人手,
那么肥料组与耕种方式组加起来,所需弟子数量便在二十四到五十六人之间。
换而言之,光是农耕司一个部门,所需弟子数量便在五十二至八十四人之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