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所提出的每一条,听起来也都切实可行。
倘若换作诸子百家的其他人来听,可能会觉得扶苏讲得不够精彩,缺乏感染力,语气也不够激昂,言辞太过朴素,甚至有些粗糙。
但农家不同,农家并不欣赏那些花里胡哨、绕来绕去的言辞。
对农家而言,说得再动听,不如亲自下地干一次农活更有说服力。
如果扶苏一开口就满嘴仁义道德、高谈阔论,那么等他说完,许子恐怕就已经带着农家弟子拂袖而去了。
可如今听扶苏如此坦率、直截了当地说明自己的打算,而且听上去又确实有章有法、有理有据,许子便决定暂且留下观察一番。
如果日后扶苏只是说说而已,并无实际行动,那他自然会带着农家弟子离开。
但如果扶苏言行一致,真正致力于实现让百姓衣食无忧的理想,那么他也很愿意尽己之力,为这一目标添砖加瓦——那正是农家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最终愿景。
因此,许子也朝着扶苏深深一拜,诚恳说道:“请允许农家一同参与此事!”
扶苏闻言立刻起身,快步上前将许子搀扶而起,感慨道:“快请起身,能得到许子与农家的支持,是孤的幸运,更是天下百姓的福祉啊!”
随后,两人又是一番客套寒暄,这场初次会面才缓缓落下帷幕。
至此,太子扶苏麾下的六部主事之人,也终于全部到位。
天幕之下,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目瞪口呆,脸色几乎扭曲,嫉妒与不甘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刚刚听到什么?
太子扶苏竟然许诺农家日后可以拥有三万名弟子?
三万!
那可是连孔子当年的三千弟子都难以望其项背的数字。
即便是在儒家最鼎盛的时期,门徒也不过数千人而已。
而法家、墨家这另外两大显学,在巅峰时期,门徒数量也不过与儒家相仿。
如今扶苏却如此大方地承诺农家可以拥有三万门徒,若真成真,那儒家还能有立足之地吗?
他们原本还想取代法家的地位,结果还没等他们动手,竟冒出个农家来“截胡”了!
要不是此刻身边没有农家的博士在场,恐怕他们已经忍不住要上去与人理论一番了。
而在另一侧的田埂上,陈相与陈辛早已激动得相拥而泣。
终于等到了!
他们农家终于迎来了发展的契机!
果然,农家的兴盛,注定将从太子扶苏开始!
扶苏许诺农家可以拥有三万弟子,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规模!
要知道,农家过去最鼎盛时,也不过是数百名门徒而已。
而如今扶苏更表示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吃饱穿暖——这不正是农家梦寐以求的理想吗?
他们终于等到了一位愿意实现农家理想、为天下人谋福祉的储君!
哪怕这位储君现在才年仅五岁,还只是太子。
但终有一日,他会继承王位,会成长为真正的君王,就像他们始终坚信的那个理想,也终将有一天实现。
扶苏说,能得到许子和农家的帮助,是他的幸运,也是百姓的福气。
可许子与农家能够得太子如此器重,不也是农家的幸运,是百姓的福音吗?
天幕之下,扶苏与农家的相遇,实在是一件太幸运、太值得庆贺的事!
【新年一过,便迎来了秦王政十二年,同时,太子扶苏也正式步入六岁之龄。】
【新年开始,扶苏便在东宫之中,第一次正式召集了属于自己的六部小廷议。】
其中,太子扶苏端坐在大殿主座之上,身着玄色太子礼服,神情肃穆,目光沉稳。
在他面前的案几之上,放着一只托盘,上面覆着深色的绸布,遮掩了其中之物,令人无从窥探。
扶苏之下,则是六部主事分别列坐两侧。
大秦尚右,因此作为吏部主事,同时也是太子师长的纲成君蔡泽,被安排在右侧首位。
而主管财政赋税的户部主事,亦是太子贴身心腹的章邯,坐在左侧第一位。
其后,农部主事、农家代表许子,坐在右侧第二位。
工部主事、墨家传人相里季,则位于左侧第二位。
再往下,是刑部主事蒙毅,落座于右侧第三位。
最后一位,是礼部主事张苍,坐于左侧第三位。
与其他五位神情自若、稳重沉默之人不同,此刻的张苍显然有些局促不安。
无论从身份、才干、声望、资历还是家世来看,他都略逊一筹。
他之所以能坐在这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师兄李斯的引荐,否则,他根本不可能跻身其中。
一想到这里,他便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李斯。
此前他曾收到李斯的来信,信中提到师兄如今已官拜秦国九卿之一的廷尉,并说有个极适合他的职位正等着他,催他尽快前来。
虽说李斯弃儒入法,这让他在儒门弟子中颇受非议。
但张苍对这位师兄并无偏见,毕竟连老师荀子都没有将他逐出师门,依然认可他是荀门弟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