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蔡泽相国之位还没坐稳,就遭人诋毁。
为防奸佞陷害,蔡泽便称病辞官,交还相印,从此退出朝堂。
此后十余年,一直居住咸阳,曾出使燕国,三年后促成燕太子丹入秦为质。
历经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始皇四朝,是秦国元老级人物,如今仍在咸阳安度晚年。
谁也没想到,天幕上的“秦王”竟会任命蔡泽这样一位历经四朝的老臣,去做太子扶苏的吏部主事。
但细细一想,蔡泽其实非常合适。
其一,他早已远离朝政。
即便天幕上的“蔡泽”,也在扶苏年幼时便退居咸阳养老,与当今朝堂并无瓜葛。
其二,性格沉稳老练。
要知道,秦国相国一职,几乎成了高危职业。
一朝天子一朝臣,历代相国下场多凄凉:商鞅车裂、张仪流放、甘茂惧谗而逃、范雎辞官归隐、吕不韦饮鸩而亡。
可蔡泽不仅曾为相国,还历经四代君王,最终竟安然无恙,得以善终。
光凭这份在风浪中屹立不倒的本事,恐怕整个大秦也无人能及。
或许正是因为他在相国之位上仅几个月,便早早辞官,才躲过了“相国必遭殃”的魔咒。
不管怎样,以蔡泽的身份、资历和能力,担任一个吏部主事,完全绰绰有余。
唯一的问题是,天幕上的秦王,是否能请得动这位老臣。
“请得动。”咸阳城中,纲成君府后院,年近七旬、早已退出朝政的蔡泽,望着天幕缓缓开口。
他深知“自己”的性格——谨慎、怕事,但又不愿违逆君命,更不愿令君主难堪。
倘若秦王真的亲自登门,邀请他出任太子六部之一的主事,并说明只是协助五、六岁的扶苏,管理一些小吏的升降事务而已。
那“自己”略加思量,大概便会答应。
毕竟,这种小事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也不至于惹来什么麻烦。
他自然不会因此拒君于门外,令秦王难堪。
更何况,他对天幕上的扶苏也颇感兴趣。
此生从未见过如此聪慧的公子,简直是天生的帝王之才!
若能在担任吏部主事之余,指点一二,或许他毕生所学,也不至于随他一同埋入黄土。
他去了也罢,只是担心计然家就此断了传承。
诸子百家中,蔡泽正是极为罕见的计然家传人(专研国家经济发展的学派)。
不同于农家,虽然已经衰落,但至少还能见到三五个、七八个传承者。
而计然家,近三十年来,蔡泽再未见过其他真正掌握此学之人。
就连他的子孙,虽曾亲自教授计然家之学,但说到底,也难堪大任。
如今,或许只有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才能继承他一生所学。
与此同时,秦国文武百官在短暂惊讶于纲成君蔡泽成为太子扶苏的吏部主事后,又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蒙毅。
蒙毅也有些意外地看着身边的兄长蒙恬,笑着说道:“没想到大哥会举荐我担任刑部主事。”
蒙恬也笑道:“十几年前的你,正合适。”
若蒙毅能力不足,他也不会轻易举荐。
毕竟若因不胜任而反生嫌隙,反倒坏了兄弟情分。
而在场的中下层官员,则一个个面露无奈地看着蒙家兄弟。
毕竟蒙家素来深受始皇宠信。
蒙恬、蒙毅二人,一个任内史,一个为上卿,地位显赫。
即使不曾与太子有往来,仅凭始皇对他们的信任,仕途也自是一路顺畅。
如今天幕上的“蒙恬”又偏偏为“蒙毅”争取到了太子六部中刑部主事的职位。
这让他们这些中下层官员失去了一个接近太子、展示自己的机会。
因此,众人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怨意。
若不是蒙家背景深厚、功绩卓着、又受始皇信任,恐怕众人投向他们的眼神就不只是无奈,而是嫉妒了。
既然不敢对蒙家兄弟动心思,那难道还不能对张苍动点心思?
喜欢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