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建立一个没有国界之分、语言之隔、战火之扰的伟大国度,使七国百姓皆能安居乐业,和睦共处!”】
【“是要实现天下一统,归于秦!”】
【“是要为万世开太平盛世!”】
【扶苏这番言辞刚落,秦王嬴政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激动,猛地一拍案几,起身喝道:“妙极!”】
【随即,他更情不自禁地将对面年仅五岁的扶苏抱起,高高举起,放声大笑:“我有麒麟儿扶苏,必能光大大秦之门!”】
天幕之上,秦王嬴政心潮澎湃;天幕之下,现实中的秦皇嬴政与文武百官亦听得热血沸腾。
他们灭六国,究竟是为了什么?
统一六国?
若是在以往,大秦君臣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正是为了统一天下,否则为何劳师动众、耗费国力去灭六国?
然而如今,听罢天幕中扶苏的一番话,众人顿觉此举意义远不止于灭国、统一这般“浅显”。
那真正深远的目标,是终结自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的动荡乱世!
是缔造一个无国界隔阂、无语言分歧、无战争侵扰的强国,使七国百姓皆能安享太平、和乐共处!
是实现天下一统,归于秦制!
是为万代子孙开创和平盛世!
正是因为怀抱如此崇高而伟大的理想,秦国历代先君、贤臣良将与老秦之人才能坚定不移地推行变法、励精图治、东出函谷、并吞六国!
再看那六国诸侯与贵族,或沉溺享乐、醉生梦死,或割据一方、苟且偷安,从未真正以统一天下为己任。
相比之下,大秦之志如日中天,光芒万丈;而那六国诸侯则如萤火之光,渺小不堪,如何能与大秦相提并论?亡国灭族,实属理所当然。
待日后更应大力宣扬此等理念,削弱六国遗贵残存之名望,减轻六国民众对大秦统治的抗拒情绪。
……
一众公子、公主望着天幕上“父王”将年仅五岁的“扶苏兄”高高抱起、连连夸赞的画面,皆惊愕不已。
自众公子、公主记事以来,对父王最深的印象,便是冷峻威严、令人敬畏。
别说如天幕那般亲昵之举,就连一句温言嘉许都难得一闻。
甚至于父王露出笑容的次数,也是寥寥无几。
上次众人见到父王展露笑容,还是在六国尽灭、天下初定之时。
由此可知,想见父王展颜一笑,是何等难能可贵。
因此,扶苏、将闾、嬴阴嫚等一众公子、公主,皆带着几分羡慕、几分酸涩地注视着天幕中的小扶苏被高高举起的身影。
待心中激动之情稍稍平复,现实中的秦皇嬴政斜眼一瞥,便察觉到诸子诸女脸上那掩不住的羡慕之意。
但他并未多言,只是淡淡扫过一眼,便收回目光。
他虽不至于如天幕中那般亲昵地将子女抱起,但若有机会,他何尝不愿将他们视若“麒麟儿”,称作“大秦之门”?
可惜的是,自今日之扶苏起,其余诸子诸女,谁又有那般德行与才具,配得上如此称誉?
谁又能真正肩负起光耀大秦的重任?
无一人。
至少眼下来看,一个也没有!
天幕之上那个年幼的扶苏,才真正称得上是“天纵英才”,堪称“大秦之光”!
当众多公子、公主对天幕中的小扶苏投以艳羡,甚至隐隐夹杂着嫉妒的目光时,他何尝不是也在心底对那位“天幕之上的自己”生出几分羡慕与不甘?
同样都是“嬴政”,同样胸怀大略、英明果断。
甚至他心中暗自认为,比起天幕上的那个“嬴政”,自己更具雄才伟略。
可为何自己的长子扶苏,却是个一味沉浸于儒学、执拗迂阔之人?
为何他没有一个如天幕上那般出类拔萃的儿子?
再想到正是因为没有如天幕小扶苏这般优秀的继承人,导致大秦未来的江山危如累卵。
一念及此,秦皇嬴政眉头紧锁,几乎能夹死一只飞虫。
而像项梁这样的六国旧贵族,则是愤愤不平地怒斥道:
“全是借口!”
“不过是个幌子罢了!”
“说什么终结春秋战国数百年的纷争,说什么要建立一个伟大的统一之国,全都是虚言!”
喜欢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