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推官领着十数名如狼似虎的衙役,气势汹汹地破开赵家那扇本就摇摇欲坠的院门时,赵令渊正慢条斯理地执勺,将粗陶瓮里最后一碗温热的鸡汤盛入青瓷碗中。
晨光熹微,照得汤面上浮着的几点油星金光灿灿。
“王大人,早啊。”他抬眼,笑眯眯地将碗递过去,语气闲适得如同招呼一位寻常邻舍,“枸杞当归炖了一宿的老母鸡,最是滋阴补阳,益气养血。正适合您这样……为朝廷日夜操劳、鞠躬尽瘁的能臣。”
王推官脸色铁青,嫌恶地一把推开汤碗,汤汁溅湿了他官袍的前襟,留下几点油渍:“少来这套!赵令渊!你涉嫌盗窃官茶、伪造账目、乃至谋杀朝廷命官刘淳风!罪证确凿!本官现在就要拿你归案!来人,锁上!”
“谋杀?”赵令渊挑眉,将碗轻轻放回石桌,不惊不躁,“刘茶焙师遇害那夜,学生我正在自家这小院里堆雪人赏月——左邻右舍皆可作证,大人一问便知。至于盗窃官茶嘛……”
他话音未落,忽地从袖中变戏法似的掏出一物——正是苏砚青那饼所谓的“真龙团胜雪”。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他随手掰下一小块,径直塞进嘴里,细细嚼了嚼,喉头一动,咽了下去。
“喏,现在没了。”他摊开双手,一脸无辜,“大人若要验看赃物,恐怕得稍待片刻——等学生我何时如厕,或许还能寻回一二。”
王推官气得浑身发抖,手指着赵令渊,嘴唇哆嗦:“你、你竟敢公然毁证!罪加一等!”
“非也非也,大人此言差矣。”赵令渊又从容地掰下更大一块,竟直接递到王推官鼻尖前,“学生是请大人亲自品鉴品鉴——此茶霉味冲鼻,涩口锁喉,分明是存放不当所致。若这真是上供御用的龙团胜雪,岂会如此不堪?由此可见,此乃赝品无疑。既为假茶,又何来‘赃物’一说?大人追查假茶,莫非是想替那制假售假之徒张目?”
王推官下意识接过那碎茶,置于鼻下,果真闻到一股明显的霉味,脸色顿时阴晴不定。
赵令渊趁势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敲打在王推官心上:“王大人,您确定要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大张旗鼓地追查一饼‘发了霉的御茶’?此事若是不慎传扬出去,市井皆知官茶质量竟如此不堪……您猜猜,官家龙颜震怒之下,最终会怪罪到谁的头上?是学生我这无权无势的白丁,还是……督办此案的您呢?”
王推官闻言,额角冷汗涔涔而下,攥着那块碎茶,一时进退维谷。
便在这剑拔弩张的僵持时刻,院外忽地传来一声清朗悠长的笑语:
“好香的鸡汤!香气透巷,引人垂涎。不知主人家可否舍一碗,让鄙人也尝尝鲜?”
众人循声回头,只见一名身着素雅青袍、头戴方巾的文士负手立于院门之外,约莫四十上下年纪,面容清癯,目光炯炯有神,顾盼间自有一股不凡气度。他身后跟着两名青衣仆从,看似寻常家人,但步履沉稳异常,目光锐利,显非寻常之辈。
王推官一见此人,顿时如同见了救星又似见了阎罗,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慌忙躬身行礼,语气惶恐:“下、下官参见张……”
青袍文士随意地摆摆手,温和地打断他:“鄙姓张,闲居于此,偶然路过,被这异香吸引而来。王大人公务在身,不必多礼。”
赵令渊心中电光石火般一闪——能让堂堂开封府推官如此敬畏、又姓张的文士,在这汴京城内,恐怕只有那位以清流自居、深受官家信任的翰林学士承旨、兼茶仙局理事——张怀民张大人了!
他当即不动声色,另取了一只干净茶碗,盛了七分满的鸡汤,双手奉上:“山野粗食,陋巷鄙肴,先生若不嫌弃,还请品尝。”
张怀民含笑接过,并不急于饮用,先观其色,再闻其香,方才浅啜一口。汤汁入喉,他眼中顿时亮起一丝毫不掩饰的惊喜:“妙极!这汤……竟隐有茶香?清而不腻,鲜而不浊!”
“先生果然是知味之人。”赵令渊微笑颔首,“炖汤时,加了少许自晒的茶菇与初榨的茶油,取其清香,去其腥腻,略作提鲜。先生若还喜欢,不妨再品品这个——”
他说着,取过那只小巧的白玉罐,用竹匙小心取出些许“碧落云华”,置于另一只天青釉盏中,冲入沸水。
霎时间,茶雾氤氲腾起,竟在盏口上方凝成一朵小小的、宛如实质的云气,久久不散。一股清幽冷冽、却又带着独特兰花香的气息迅速弥漫开来,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张怀民不由自主地深吸一口气,神色骤然动容,紧紧盯着那盏茶:“这是……何种奇茶?”
“不过是晚辈于山野间偶然觅得、自行栽种的几株野茶,胡乱制作,取名‘野兰香’,让先生见笑了。”赵令渊面不改色,语气谦逊,“先生以为滋味如何?”
张怀民小心翼翼捧起茶盏,先观其形,再闻其香,最后小口品啜,闭目感受良久,方缓缓睁开眼,长长叹息一声,语气中充满了赞叹:“香气清幽绝俗,滋味鲜爽凛冽,回味甘甜如蜜,喉韵绵长不绝……更难得的是这一股沛然天成的‘山野活气’!比之工艺繁复、矜贵无比的龙团胜雪,竟更多了三分蓬勃生机!好茶!当真是好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宋茶事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宋茶事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